为纪念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位于非洲西部的塞拉利昂于1964年2月10日发行了世界首套自粘贴(不干胶)邮票,共14枚。此票以该国地图作为不规则的外型和底图,其上可见首都弗里敦(Freetown)及其他主要城镇的地名、河流和海岸线,国名下面还标注了“铁和钻石的国土”字样,显示它们是该国两大天然资源。前7枚面值分别为1便士,3便士、4便士,6便士,1先令,2先令和5先令,中间图案为取自国徽的狮子(其国名Sierra Leone为葡萄牙语“狮子山”之意);后7枚是以地球为主图的航空邮票,面值分别为7便士、9便士、1先令3便士、2先令6便士、3先令6便士、6先令和11先令。所有邮票下部均印有“1964-5纽约世界博览会”字样。
该票由英国的Walsall公司印制,为此专门开发了一种水质的丙烯酸背胶,以方便邮票的揭取和贴用。邮票用平版印刷,印好后的每枚邮票都要裁切成形,又不能切断其背后的衬纸,在当时也算是一项高新技术。自粘贴邮票较好地解决了在炎热、潮湿的热带气候下存放一般带背胶邮票容易粘连的问题,这也是它当年推出的初衷。
塞拉利昂为此专门以政府公函信封制作了首日封,封图醒目地印上“历史上第一套不规则型自粘贴邮票”字样和2种不同图案的邮票,加盖红色弗里敦首日纪念邮戳,戳最外圈文字是“历史上第一套自粘贴不规则形邮票”,与封上所印文字顺序略有不同。
该套邮票发行3个月后,即1964年5月11日,为纪念美国总统肯尼迪,塞拉利昂又推出一套14枚同样外形和底图的自粘贴邮票,面值和用途也与上述第一套各票相同。前7枚中央无图案,仅印有英文“约翰·F·肯尼迪,美国的爱国者,世界人道主义者”字样;后7枚中央为肯尼迪肖像,两侧为其生卒年份,下面则印有“约翰.F.肯尼迪,非洲人民的朋友”字样。
太平洋岛国汤加于1969年4月推出票形呈香蕉状的自粘贴邮票,成为第二个发行此类邮票的国家。此后,自粘贴邮票因易于保管、使用方便等特点而受到各国邮政部门的欢迎,纷纷加入发行此类邮票的行列,至今已有许多国家(地区)发行过规则或不规则形的自粘贴邮票,美国邮政自2002年起发行的新邮基本上都是自粘贴邮票。不少集邮者对自粘贴邮票却并不看好,因为它们必须连背面的衬纸一起保存,且不能单枚收藏,信销票又很难从信封上清洗下来。但无可否认,自粘贴邮票的出现,确实为传统的集邮领域带来了新气象,也为集邮者提出了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