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2008年2月出版的第三、四期《钱币》报上,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www.jibi.net),谢谢!
以下为杭州一名读者给本报编辑部的一封来信:
请问蜻蜓老师,我国当代金银币中到底出现过哪些错币?您是怎么看待这些币的价值的?
杭州读者:
*******************************************************************************************************
错币,顾名思义:是指由官方庶出,然而不合乎内容规范或表现形式上出现问题的币。由于新中国贵金属币属于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大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因此它们在立项、设计、雕刻和生产的一系列环节中均受到严格对待。但百密难免一疏,在新中国贵金属币中还是出现不少错币(或至少是问题币)。下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错币有哪些表现形式:
1、 规范性错币:比如说82年12届世界杯足球赛金银币(共3款)、86年13届世界杯带球过人银币、89年14届世界杯铲球银币;以上5款币的共同特点是足球赛的“赛”字为宝盖头下面写着“西”字,属于非规则简化字,不可以在重大的书面语中使用,何况是出现在金银币中。
[快车下载]8603yb2.jpg:
2、 内容性错币:比如说88年15届冬奥会滑降银币,把第15届冬奥会写成了第16届冬奥会;又比如说91年是熊猫金币发行9周年、96年是熊猫金币发行14周年;但该两年却发行了名为纪念10周年和15周年的熊猫金银套币。
[快车下载]8803yb.jpg:
3、 印刷性错币(问题币):比如说02年中国民间神话故事
4、 匹配性错币(问题币):早期币中,很多币由于销售到国外或港台地区,因此国名及文字描述采用繁体汉字。但可笑的是,很多币中,经常是国名以繁体字出现,然内容表述以简体字出现;或者相反:内容是繁体字,而国名是简体字。出现这种情况的币有不少,如:86年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成立25周年金银币、86年孙中山诞辰120周年
5、 地图形错币(问题币):如95年台湾光复金银币,上面中国大陆长江和黄河的形状被完全扭曲。
[快车下载]9521-jb2-1_2oz.jpg:
此外,从严格的角度来讲,象早期的金银币没有国名,而以:“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北京”来代替之,这也是非常不严肃的行为。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贵金属币的立项、设计和生产正日益规范,因此新千年以来错币(问题币)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小,其中较为知名的一款为龙凤呈祥彩银币。
由于错币是官方行为,因此它可以让我们的发行单位和生产单位引以为鉴,使新中国贵金属币越来越合规、严谨。同时,这些五花八门的错币也正因为它们的历史错误而注定在新中国贵金属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