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世纪以前喀什米尔地区莲花手菩萨
喀什米尔地区文化久远,在佛教艺术发展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元8世纪以后该地区的铜佛制作就已经相当精美,其材质经常采用合金黄铜,质地细致光滑,表面泛发特殊的黄金色光泽。传世作品中以佛、菩萨等题材较多,其特点是身材修长、姿势优雅;眼睛张开直视、眼角细长、眉线阴刻、嘴小唇厚;身上的装饰和座台制作特别讲究。
这件拍出高价的莲花手菩萨应该是11世纪以前的喀什米尔作品,其五官完全符合喀地作品的特点,眼睛嵌银,靠近上眼睑阴刻瞳孔。佛冠为三尖瓣式,中瓣中央有一阿弥陀佛,两侧的卷发式装饰相当少见。耳后两侧垂下两片如编席的长发,非常生动有趣,这也是八九世纪作品的特点。其右手做无畏印,左手自然下垂持长自底座的莲花,双脚做三七步,身体微微右倾,构成正要做出舞蹈动作的姿势。两臂披搭一条粗编绳,跨垂到小腿位置,这种粗编绳或花环的装饰,也是喀式作品的特点之一。肚脐附近的腹肌结实隆起,大腿线条相当优美。腰带上的结垂以非常简洁的浮雕方式表现。作品的背部虽然没有清楚交代衣纹,但非常用心地打磨光,裤子也做了简单的收尾。
其材质是质地非常好的合金黄铜,因特殊的环境下,形成咖啡色皮壳,并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美丽光泽。目前不论是传世或出土的藏西喀什米尔风格作品,10件有9件是残件,本件莲花手的工艺水准相当高,艺术性也相当好,尺寸不错,并保持完美的全品相,它突然出现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中,实在令人惊艳。而它在拍场上受到追捧并拍出高价,表明一些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高古佛教造像,同样会受到国内收藏家的青睐,得到国内佛教艺术品市场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