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是黄花城长城非八达岭长城(中国集邮报)

[日期:2008-02-01]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王宏伟 [字体: ]

    1979625日,我国发行了T.38《万里长城》邮票一套四枚,第1枚是“长城之春”,面值8分,第2枚是“长城之夏”,面值8分,第3枚是“长城之秋”,面值8分,第4枚是“长城之冬”,面值60分。影写版印刷,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万维生设计。   

 

关于这套邮票图案的原地,在邮票发行之时一般集邮者想当然地认为是八达岭长城,因为八达岭长城是当年惟一开放旅游的长城景点。权威的《中国邮票史》在其第9卷第二章第四节“题材丰富的特种邮票”中也写道:“设计者采用水粉画描绘了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色”。搜索网络关于这套邮票的原地信息,均是“北京八达岭长城”云云。   

 

其实,T.38《万里长城》“长城之春”邮票的原地不是北京八达岭长城,而是距离几十公里之外的北京黄花城长城。   

 

199951日我国发行普29《万里长城(明)》“黄花城”之后,笔者至今已先后十余次来到黄花城长城考察、摄影。一次,在整理拍摄的照片时,发现其中一张照片的画面与T.38《万里长城》邮票第1枚“长城之春”很相似,拿出邮票一比对,果然如此。笔者为此发现感到很兴奋,并在以后一次到邮票设计家万维生家中采访时,曾将此问题求证于他,得到了明确的答案——T.38《万里长城》邮票第1枚“长城之春”是邮票设计家万维生根据他在黄花城长城的写生设计的。   

 

邮票的原地是集邮者时常议论的话题之一,有时对一枚邮票原地的确定甚至争论不休。风光邮票的原地是风光所在地,这在集邮者中已经达成了共识。区域性较小的风光邮票原地容易确定,而区域性较大的风光邮票的原地可能包括不止一个地方,或许每枚邮票的主图原地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集邮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一番功夫考证了。   

 

黄花城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县城关镇西北29公里,距离北京60公里。黄花城长城是北京界内少有的山水相连的明代长城,据说是因仲夏时节这里的屋宇村舍会被淹没在漫天漫地的黄花之中而得名。   

 

黄花城长城呈“V”形跨过一个有河水的山谷,蜿蜒在南北对峙的两山之间。若想看到T.38《万里长城》第1枚“长城之春”邮票上的画面,必须登临南山长城的第2个烽火台上面,才能如愿。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继续向上攀登至山顶,那你就会看到普29《万里长城(明)》“黄花城”的画面。   

 

黄花城长城的修缮在2003年被北京市政府列入“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这也是《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公布后实施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修缮项目。整个工程修缮竣工后,将成为北京继八达岭、居庸关、司马台、慕田峪之后的第五处长城景区。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迎接农历新年 印尼政府推出“鼠年”邮票系列
下一篇:玩转艺术品收藏:眼力、财力、魄力缺一不可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