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武汉古家具市场探秘

[日期:2008-01-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为:清末的椅子

  提 要

  家具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很精美的青铜和石制家具。随着人们起居形式变化,家具也伴随着人们的需要,经历了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逐渐以木制家具为主,从桌、椅、几、床、榻、箱等最日常的家具中,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甚至家国情怀。近段时间,记者走访了汉口香港路的古家具市场,见到了那些透着顽强生命力的古老家具。

  为觅得宝贝苦守几年

  千工床背后几多情感

  沿着香港路前三眼桥的一条巷子,许多古旧的门板和窗花放在路边的墙上,在两边民房古朴气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厚重和沉静。走进一家小院子里,一幅幅精美的人物雕刻扑面而来,这些雕刻都是刻在门板上。“你们看,这个挑夫雕刻得多么生动,他还回头望一下。”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就是店老板陈世来。

  陈世来介绍,为了寻找这些窗花、门板,他跑遍武汉周边数个县市,后来又跑遍了湖南、江西等地。他还带着记者看他的“宝贝”——一张千工床和一副轿子,“它们都是晚清的家具。”千工床是一种做工非常精细的床,一般需要100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它来自新洲凤凰镇;轿子则是从蔡甸区索河镇购得的,“这都是线人提供的线索。”

  2004年5月的一天,家住新洲凤凰镇的老郭给他打电话,称自己碰到一件宝贝,木床上刻有360个栩栩如生的人,让他赶紧去一趟。陈世来完全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开玩笑对老郭说:“你莫是骗我吧?”老郭仍坚持让去一趟,说如果骗他,就给他出路费钱。陈世来心想,自己收集木雕近20年,从来没有这样的奇遇,凭着老郭的认真劲,他还是决定前往一趟。

  在新洲凤凰镇,陈世来在当地村民刘爹爹的家中看到老郭所说的古床。床上的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而且古床的整体保持完好,陈世来确信碰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宝贝”——千工床。刘爹爹介绍,木床是在文革期间分到他的家中,据说曾是民国时期一位军阀使用过的。陈世来与刘爹爹谈妥了价钱,即将成交时,刘爹爹的儿媳却决定不卖了。

  陈世来从与刘爹爹的谈话中了解到,原来刘爹爹的儿子英年早逝,留下两个尚在读书的孩子。刘爹爹的媳妇支撑起整个家,日子比较拮据。生意没有谈成,但陈世来还是给刘家人留下一句话,如果想卖随时通知他。2006年8月,陈世来接到老郭的电话,刘家愿意卖掉古床。喜出望外的陈世来当即赶到新洲凤凰镇,以6000元钱成交,并给了老郭一笔信息费。

  陈世来与老郭两人花掉了半天时间,才将千工床拆开。陈世来说:“这么精美的千工床居然没有一个钉,古人做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千工床拆开后,陈世来叫了一辆货车将床拖回武汉市区的仓库,他又与工艺师傅将床组装起来。“将这个千工床拼起来时,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止了。我从没有见过雕工如此精美的家具,感觉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满足。”

  来自通山的陈世来从事古家具收购已经20余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陈世来退伍后回乡当过小学教师、摆过摊卖过水果,后来又做木材和建筑生意,但在建筑工地上被人骗光了本钱。1986年,陈世来回到老家通山县洪港镇,开办一家电子游戏室。经战友的指点,陈世来涉足古玩市场,刚开始玩钱币,后来也涉足瓷器和玉器等。1989年,陈世来到广东中山市古鹤镇游玩,在那边打工的朋友称,当地的古家具生意很火爆,特别是那些木雕古家具。回到老家后,他继续在乡下收购古钱币。“收购古钱币过程,我经常看到令人痛心的一幕:许多家建新房子时,将老房子的窗花、门板丢在一边烧掉。作为古老的民间文化和工艺品,这些窗花、门板竟如此轻易地被毁坏,太可惜了。”陈世来便试着收购窗花、门板,等到积累一定数量后,他便通知古鹤镇的朋友前来取货。

老家的货源日益减少,陈世来从以山地为中心的搜索逐步转向了平原。2001年,他将自己的“生意”搬到武汉,收购网络从武汉周围的几个县城延伸到了湖南、江西等地,收购的范围从窗花、门板扩大到桌椅、床等。很多买回来的古家具都存在破损的问题,为恢复古家具的价值,陈世来从老家请来一位老木匠师傅,对古家具进行仿古修复。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世来围着千工床仔细地研究,从其木雕的图案等判断,属于晚清时期的家具,可是木床的材质是杂木。“如果是黄花梨或者是紫檀木,其价值就相当大。”尽管如此,但还是有不少的人对古床很感兴趣,希望陈世来能够转手,有人甚至开价达到8.5万元。陈世来想了想,还是舍不得卖掉,他解释道:“可能是因为自己太喜欢收藏古家具了,能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艺术气氛。”

  东方艺术倾倒西方来客

  法国人爱上古家具

  25日上午,一名法国人带着翻译,在品珍斋的店子里与老板熊高财商谈,他让熊高财帮助他做一套仿古家具。

  法国人名叫丹尼斯,是法国麦格纳公司武汉分公司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的翻译莫剑昆小姐介绍,丹尼斯来汉工作就在本地购买了房子,目前房子正在装修。莫剑昆说:“丹尼斯的很多同胞向他介绍品珍斋,称这里的仿古家具很有东方艺术特色,家里使用的都是这些家具,他觉得很有品位,也很有艺术感。”

  对于丹尼斯的到来,熊高财并不感到意外:“来我这里买仿古家具的法国人太多了,近段时间让我都忙不过来,很累呀,我宁愿少做一点。”2005年下半年的一天,熊高财正在店里忙着,一行十余名法国人沿着前三眼桥巷子逛,其中有两名法国人拿着图纸来到他的店子里,要求熊高财帮助做一套仿古家具。仿古家具交付后,法国人对这些家具很满意,“这名法国人是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他后来又介绍其他法国人前来购买。来买家具的法国人越来越多了,其中神龙公司的法国高管也不少。他们一般都是三年任期到期后,购买仿古家具回去的。”

  法国人买的仿古家具很多,也有人开始买真正的古家具。“我其实不太愿意将古家具卖给他们,卖一件就少一件,自己将它们看成孩子一样,卖掉很心痛呀。”可是收购新的古家具又需要资金,只得卖掉一部分。“每当我看到自己没有看过的古家具就想收购过来。买回来再卖掉,自己至少可以过过手瘾,心里会舒服一点。”他坦言:“我已经爱上了它,一辈子丢不了。现在做其他的事情都做不下去。”

  熊高财带记者参观了自己数年来收藏的古家具——明代的简式长桌、清中期的檀木书柜、晚清的描金大柜等。他介绍:“晚清的描金大柜是从山西购买而来的,明代的简式长桌和清中期的檀木书柜则是从苏北购买回来的。”在熊高财的房间内,记者看到一套雕工精美的书柜:“这是清晚期的东西。”记者不禁问道:“做工如此精美,岂不是很值钱?”熊高财笑着说:“别看它做工精美,实际上值不了几个钱!顶多五六千元,它的材质是白木,材质很一般。”他介绍,家具中以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榉木、樱木等质地坚硬的家具最为值钱,黄花梨在国内只在海南省生长,已是非常珍贵了,国内已经是论斤在卖,一张七八十斤重的黄花梨八仙桌仅材质就值七八万元。

生意渐渐地做大了,熊高财感叹这要感谢自己的师傅:“做这一行要有识别木料的能力,判断家具年代的技巧,还要有鉴别加工技术的相关知识。”9岁时,熊高财就跟老家通山当地一有名的木匠学做木工,“我师傅很厉害,他曾熟读《鲁班经》,做出来的家具经久耐用,很有灵性,所有的家具都不用钉子。”十年前,老人在90岁的高龄离开人世,熊高财非常惋惜地说,“后来我再也没有碰到过像他这样出色的木匠。”

  三年学徒期满后,熊高财开始在当地揽活。在做木工时,他接触到古玩,便喜欢上了它。15岁时,熊高财拿着从家乡收购回来的铜钱等古玩到武汉卖,“那时也不清楚那些古玩真正的价值,只要比收购价格贵一点都可以卖。”后来他又南下广东做古玩生意。上个世纪90年代初,顾家的熊高财与妻子回武汉发展,便开始收购古家具。

  熊的妻子表达了他们夫妻一个共同心愿——两个儿子结婚时,能送给每人一套古家具作礼物。“古家具有很高的艺术效果,这样可以让孙辈们从小就生活在艺术氛围中,感受历史的传承。”

  博古堂女老板的买卖原则

  “只卖对的,不卖贵的”

  在香港路一古家具仓库里,记者见到了博古堂女老板姜雪梅,不禁赞叹:“你真是不简单呀!做这一行,女性的不多!”姜雪梅笑言,其实她只是挂一个名,实际上真正运作的是她老公查先生,仓库里看到的古家具不少,是一家三代收藏的积累。

  姜女士的父亲与公公原来是初中同学,两人的老家都在大冶市。两人因为共同的爱好,经常在乡里收购古玩时碰面,同学加上有共同的兴趣,两人的交往也越来越深,两人的妻子各怀身孕,双方约定,如果双方生的孩子是一儿一女便结为儿女亲家。尽管订的是娃娃亲,姜女士与老公查先生的感情一直很好,“可能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兴趣,都喜欢收集古玩。”姜女士介绍,其实从她的爷爷辈开始,就开始收集一些古玩,只不过当时资金有限,主要在当地收购,文革期间便不敢再做了,因为这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

  姜女士与自己的老公都深受各自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喜欢钻研一些钱币、玉器、瓷器等古玩。她介绍,查先生在十六七岁读书时,家里常给一些零花钱,他舍不得花掉,而去收藏一些古木箱、古木门窗和一些花片等古玩,还好那时的古玩都比较便宜。现在,查先生仍然喜欢钻研古玩方面的书籍,经常看书直到深更半夜,甚至是通宵达旦,放大镜因使用过于频繁也被用坏了。对于自己,她津津乐道:“我们把这些古代的东西保留下来,一点一点研究,有时候能从古今做工上发现它们的不同和差距,这里面也有很多的乐趣,有时沉浸其中茶饭不思,心里像吃了糖一样开心甜蜜!”姜雪梅继续说,“从这些古家具可以看出,古人远不像现代人这么浮躁。家里摆上一副古家具,心境一下子可以沉静下来。”

  两家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经常是借钱来搞收藏,后来才想到变卖一些古玩还债。2000年,姜雪梅和丈夫将收藏起来的古家具和玉器、瓷器等古玩搬到武汉,开起了“博古堂”古玩店。姜雪梅的父亲和公公负责收购古家具、瓷器、铜器等,母亲与婆婆则负责玉器等古玩的收购。她介绍,收购而来的古家具中包括两张清末的千工床以及一套老椅子等,千工床是从安徽收购而来,属于徽派作品;太师椅子则从苏北收购而来,属于苏派作品,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明清时期的家具分为苏派、北派(或叫京派)、广派和海派,其中苏派与北派的做工最为精细,因此也最具收藏价值,而海派是在清晚期才出现的流派,其家具往往具有欧洲的风格特点。她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她的父亲到江苏收购旧家具,看中一幅旧屏风,为节约成本,将屏风拆散背回来,再重新拼装起来。

博古堂总经理宗俊介绍,他们的收购网络遍布全国,这都是老板的父亲与公公打下的基础,然而收购古家具越来越难了,一是古家具本身的数量有限,卖一件少一件;另外一些富起来的人,根本不愿意卖掉家中的古家具。

  尽管仓库目前有不少库存,但姜雪梅并不急于卖掉这些古家具。她介绍,来到店里买古家具的主要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和一些大老板,如美院的教授就常来逛古玩店,前不久还有一位教授订了一套椅子,作为儿子的结婚礼物。在卖古家具的过程中,姜雪梅也自己订了一条规矩——只卖对的,不卖贵的,“如果买主确是想收藏,哪怕是便宜一点我们也会卖;如果没有这份真诚之心,即使钱出多点我们也会考虑考虑,我们担心的是古家具在买主那里能否得到完整的保存。”

  留存有限需求增多

  江城市场尚需做强

  武汉科技大学孙君恒教授研究古家具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他介绍,目前市场中古家具中价值最高的是明代家具,不仅艺术成就较高,而且极为少见。他介绍,明朝家具之所以具有很高的成就是因为:一是明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城镇兴起,大大增加了家具的需求,工艺要求也不断提高;二是海禁开放,大量输入硬木,使工匠有可能制造出精美坚实超越前代的家具。明朝还出现一位木匠皇帝朱由校,他尽管当皇帝不在行,但制造的家具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其中护灯小屏八幅和雕刻的“寒雀争梅戏”就卖到了一万两白银。

  清代家具以雍、乾为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多,式样广,工艺水平高,最富有“清式”风格。在装饰上,这一时期的家具力求华丽,并注重与其它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使用了金、银、玉石、珊瑚、象牙、珐瑯器、百宝镶嵌等不同质材,追求璀璨、富丽堂皇。而目前市场上清朝家具多是清晚期的家具,雍、乾盛世的家具亦少见。

  据一名资深业内人士介绍,传世的古代家具中,完好无损的并不多见,大量是经过修复后的实物。因此,对古代家具修复质量的鉴定,是确定其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古代家具修复的原则,应是“按原样修复”和“修旧如旧”。要达到上述修复标准,一定要采用传统的工艺、原有材种和传统辅助材料,再加上过硬的操作技术。鉴定古代家具的修复质量,首先可看原结构和原部件的恢复情况。其次,要检查修复中是否采用了传统辅助材料,如传统的竹钉、竹销、硬木销、动物胶等,是否被铁钉、化学粘合剂等现代材料所取代。

  这位业内人士还称,武汉是一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名城,特别在清代更是一个重镇,但本地留下的古家具数量却相当有限。目前武汉市需求古家具的人越来越多,古家具市场的发展整体来说还算不错,但与广东中山市古鹤镇、北京的潘家园市场比还有较大差距,仍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

来源:荆楚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2阶段门票售出45万张 公众更看重收藏价值
下一篇:一榻明月清风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