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豫州拾两钱牌

[日期:2008-01-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收藏快报 江苏季永才

  清末至民国时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尤其是城区包括乡镇,钱庄、商行、店铺、典当,发售出来的钱牌代用币 券 ,品种繁多,由于这些私企商界经济实力强,信誉上老字号牌子闻名,百姓乐意接受,代用币材料有铜、铅、铝、骨、竹、木、纸币等。

  笔者收藏有一枚钱牌,长方形,从其外貌、形制、字迹、数字、包浆传世看,正面大套框,自上而下有“豫州”、“拾两”,郭边圈内,花卉纹,背面大套框,自上而下“宽延通宝”四字,繁体字刻篆书“宝”,郭边圈内细花卉纹。钱牌长4.9毫米,宽3.2毫米,重31.44克,黄铜。

  据查公元前东汉至220年止,东汉称十三州豫州之一,豫州河南东部。此铜钱牌铸制精良,钱牌上注“拾两”二字,据《钱币学词汇解释》文载,钱牌,替大额或铺币行用的长方形或方形、圆形铜小牌称为钱牌。

  钱庄是旧中国的一种信用机构,分布于全国各主要城市,部分地区又称银号,性质相同,从事独资或合伙组织,大的钱庄除存款业务开发庄票外,也发行钱牌,小的则只从事兑换业务。清末,逐渐被新式银行所代替。解放后各地钱庄多停业,极少数于1952年12月,实行组成公私合营银行。

  据这枚钱牌发行是钱庄、商铺,或这位商界主人实力尚可,信誉良好,清代当初发行这枚大的面额钱牌“拾两”,也可以称“拾两”银子,到了民国时期兑换怎样折算,则需要看当时的物价情况而定,钱牌可以说在豫州城里影响较深,信誉上良好,这枚钱牌产生于清末民初,今天在豫州发现,甚感惊喜。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冷静面对鼠年贺岁金条上市 购买者须谨慎图
下一篇:2008北京奥运金银纪念币慈善拍卖会将举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