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23日 16:17:38 来源:央视国际
国礼背后的故事:老布什喜欢骑自行车转胡同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国礼简单地说就是国家领导人之间互相赠送的礼物,有的国礼价值连城,也有的国礼是礼轻情义重,但可以说每一件国礼的背后都有着一段非常丰富的外交故事。
2008年1月6日,备受关注的120件周恩来国务礼品展在天津周邓纪念馆进行,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国礼掀开了神秘面纱。此次展出的礼品来自多个国家,是从北京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的周恩来总理4000余件国礼中精选而出的。周总理国务礼品如此大规模集中展出,这还是首次。
记者:这个是1972年坦桑尼亚总统赠的乌木群雕像,是吗?
讲解员:这件礼物非常有特色,大家可以看到它外边的颜色是黑色的,其实那不是木头的外皮,我们仔细来看一下这件文物,大家可以在底座看到这种棕色的木头,这是因为这种棕色的木头才是这种树木外面的颜色,树的芯部是乌木,更加形象的可以比喻成铅笔,如果说要想得到这样粗细的一根乌木,木头本身可能要一两个人才能抱得过来,这种木头敲上去会有金属的声音,而且非常重,搁到水里马上会沉下去。
而在每年类似这样的以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的国礼展,都会在全国各地经常举行。这些展品全部都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接受的国务礼品,这些艺高情深的国礼代表了各国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貌,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点,是中国和各国外交历史的缩影,更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李小萌:今天我们就请到了国际友谊博物馆的馆长张健,张馆长,欢迎您。

外交部礼宾司前司长唐龙彬先生

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张健
张健:谢谢。
李小萌:从名字上看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的全部都是国礼吗?
张健:目前为止我们收藏的全部是国礼,但是收藏都是外国的领导人、政党、政府、一些组织赠送给我们中国领导人这些礼品。
李小萌:作为这样一个主题的博物馆,其实馆藏的这些东西应该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那对你们的收藏和管理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
张健:我们把它分为三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品种。
李小萌:具体到多少件呢?
张健:现在我们号称叫近两万件。
李小萌:近两万件,为什么叫号称?
张健:因为还不足两万件,将近两万件。
李小萌:通常要办一个展览,让公众来了解它,你们一般会分成怎么样的主题?
张健:从已经组织的展览,一方面是综合的,比如说综合展览,我们为纪念某一项一个纪念日组织了一个大型的展览,像今年奥运会举办期间我们就要在北京举办迎奥运的一个国礼特展,这就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展览。在综合展览还分小的综合,比如说在东盟论坛期间,我们又举办了东盟十国的国礼特展,这也叫综合的。再有一些就是专题展览,比如说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我们就在北京举办了邓小平外交礼品展,这叫专题。还有纪念中国和泰国建交30周年的时候,我们举办了泰国的国礼艺术特展。除了这样的一些以人物为专题的,或者以某个区域为专题的,还有以质地为专题的,比如说木雕艺术,专门是瓷器的这就是专题的,还有宗教的,这也是专题的。
李小萌:每次办展览除了观众看到这些精美的礼品之外,还希望传达什么样信息呢?
张健:我们实际上不仅要让观众看到这些来自异域、异国这些文化精华,我们更要传达的一个信息是,通过国礼来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中国外交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我们要通过这个让大家感受到异域文化,从当中得到美的享受。
李小萌:前面我们说了每一个国礼的背后都应该蕴藏着一段寓意丰富的外交故事,稍候马上回来。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收藏外交礼品的专题博物馆,国际友谊博物馆目前保存了几十年来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赠送我国领导人的近2万件国礼,这些礼品或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重要的历史价值,是现代中外友好往来遗存的珍贵文物,与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有着密切关系;或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风采;或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有些珍贵化石和动植物标本,堪称稀世珍宝。
另外,几乎每件礼品背后都有一个外交故事,它们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辉煌的外交成就。
李小萌:演播室回来,我们请到了外交部礼宾司前司长唐龙彬先生,欢迎您。从事多年的外交工作,在外交事务当中,国礼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唐龙彬:礼扮演着可以促进两个国家友好关系的这么一个作用,而且有些重要国宾来访,甚至于通过这个国礼,可以沟通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英国女王来访只送亲笔签名照片
李小萌:一件国礼,刚才我们看了很多种类,任何一样东西可能都成为礼物,但一件国礼怎么样算是送得对、送得好,送得巧?
唐龙彬: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自己的考虑,我只能讲讲我们赠送的礼品,比如说接到美国总统来访问中国的事,当时我们赠送的礼品从表面上来看这些礼品都没有很重大的政治背景,但当时中央领导同志,尤其周恩来总理已经有考虑,美国人事先也透露出来消息,美国很喜欢我们中国的大熊猫,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松口,一直在交换国礼的时候也没有,但是从美方这方面放出风试探,那已经到了很明显让我们赠送这个礼物的地步,他的先遣组来访问的时候,一定要去北京动物园去参观熊猫馆,尤其尼克松夫人来,我们在给她商量日程当中,他夫人的日程千变万变,但是唯有一项不变的,就是要去参观动物园的熊猫馆,而且去了以后兴高采烈,又说又笑,最后透露出来,美国人民尤其儿童真想要有一对中国的大熊猫,但那个时候中美谈判刚开始,她是21号来中国的,一直到25号在晚上美方举行答谢宴会上,当时会谈进行得很顺利,一些比较重要的原则问题基本上达成共识,在这种气氛之下,在25号晚上答谢宴会,总理就给尼克松夫人就说了这么一段话,我还记得比较清楚,他说我们深知美国人民尤其儿童非常喜爱中国可爱的大熊猫,现在中国自己饲养的大熊猫的确很少,但是考虑到美国人民这种强烈和迫切的愿望,我们决定赠送一对大熊猫给美国。当时尼克松夫人马上告诉尼克松,会上又是国务卿,又是基辛格博士,马上情绪都很激动,都起来祝酒、祝贺,而且一直感谢中国的慷慨,而且把它看作是赠送给美国的最珍爱的礼物。好几个记者马上跑出大会堂外面去,马上抢发第一条新闻,他认为这是爆发性的大新闻,其中有个美国记者跑得太快了,地板又滑,摔倒在地,来不及等服务员搀扶他起来,他自己就捂着受伤的右腿就出去就发这个消息。这两个东西融合在一起,就象征着一个非常美好的将来。所以礼物的背后都有各国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要求、想法。
李小萌:张馆长,收藏将近两万件的国礼,您觉得什么样的国礼是属于确实送得很巧妙?
张健:从我们研究的成果来看,送国礼首先都要考虑这件礼品有本民族的特色,这是很多国家选择的。比如说非洲国家的象牙、木雕,像泰国和印度这样的佛教的国家,它可能会送一些以佛教为题材的礼品,比如像欧洲的一些国家,像捷克这些国家都是玻璃制品非常发达,可能送玻璃制品,像日本的一些偶人,它的七宝烧瓷也是比较先进。像太平洋一些岛国,那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袋鼠为题材的,鸭嘴兽为题材的,像太平洋岛国鲸鱼的牙齿、野猪牙齿,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可能觉得不算什么,但是在它这个部落来讲,他认为这是至高无上的。
李小萌:代表本民族、本国家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接下来呢?
张健:再一个能反映它的工艺美术的成就,比如这个天鹅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工艺美术创造方面都有一些特长,在选择这样的题材制作的礼品,应该说就是来代表艺术成就。
李小萌:应该还有一类是属于投对方所好的,比如这个烟盒。
张健:对,投对方所好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这件礼品可能看似很普通,但是它能对某一个重要的场景的一个事件的纪念,这样的礼品,比如说送照片,签名照片,尼克松总统就送给周恩来总理一件签名照片。
唐龙彬:英国女王来访都习惯送亲笔签名的照片,她不送别的礼物。
张健:所以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李小萌:到了现在在外交礼仪当中,国礼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和趋势吗?
张健:我们国家现在外送的国礼来讲,实际上我们国家也很重视本民族传统的这样一些器物作为礼品外送,比如说我们中国的瓷器全世界都有名,经常是拿着瓷器当国礼往外送,还有丝绸、景泰蓝、雕漆、蜀锦、木雕,也都作为国礼经常作为国礼往外送,这些一些织绣类别的。
李小萌:我们再说回到现在正在举办的国礼展览,您建议观众走进展览馆除了看这一件件东西制作精美之外,还看些什么能够让这次的参观收获更大?
张健:首先是希望观众能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我们的第一想法。他看到一件器物,一件展品,从中能得到什么,他去感悟到什么,这是我们一个想法。再一个想法,我们希望观众理解我们来制作这个展览的一些含义,比如这次我们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候专门在天津办这个专题的展览,希望观众通过展览能看到周恩来同志在我们外交工作当中的智慧,他的艺术,实际凝聚在国礼当中。
国礼背后的故事:王光美项链掉入缅甸大海(组图)
李小萌:大家也看到了,在我身旁放了一件珍贵的国礼的复制品,给我们讲它的来历。
唐龙彬:摆在面前的这一对天鹅礼品叫瓷塑大天鹅,这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2月21号来访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一个国礼。可能大家都了解,当时美国总统来中国访问,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因此当时中国也好,美国也好都非常重视这一次尼克松来华访问,而且把这次访问看作终端中美两国友好交往,重新打开这个大门的一个重要事情来看,所以当时双方政府都做了充分准备。当然首先是在政治上的准备,其中双方交换的国礼也是非常重视的。当时我是外交部礼宾司接待处处长,从头到尾都参与了这项接待和筹备工作,也包括在筹备国礼方面也参与了一些具体工作。当时美方是非常重视,尼克松本人亲自抓美方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国礼的选择。
李小萌:这个大天鹅也是国际友谊博物馆的藏品之一吗?
张健:应该说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李小萌:镇馆之宝。真品跟它的相似度能达到百分之多少?
张健:从相似度来讲应该说是完全相似的,但是这件仿制品是二分之一大。
李小萌:那真品很大了。
张健:对,原件要比这个大很多,我补充一下,这件瓷塑天鹅是由美国非常著名的叫波姆陶瓷艺术公司制作的,波姆大师生前在1971年曾经做过一套天鹅,就做过一件,那件天鹅当时在华盛顿搞揭幕仪式之后立刻引起轰动,所以在全世界巡回展出,在尼克松总统到中国来访问的时候,挑选国礼的时候,刚才唐老师也说过了,就是很重视,就选择了天鹅,这件天鹅实际上波姆大师没看到它完成,他就去世了,而是由他手下的11位艺术家继续完成了他的工作。当时尼克松来中国访问的时候乘坐空军一号来到北京,把这件瓷塑天鹅作为国礼赠送给毛泽东。当时是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对尼克松的欢迎宴会,欢迎宴会前专门举行了一个赠送仪式,尼克松总统专门向周总理介绍了为什么要赠送这个天鹅,以及这个天鹅所表达的是什么含义。
李小萌:当时当这个大天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大家有什么样的反应?
唐龙彬:大家都很激动,包括事先我们也给领导人,包括周恩来总理都介绍了,美方准备赠送我们一对天鹅,是个瓷雕的大天鹅,到底怎么样,都还不怎么清楚,所以一直到当天晚上,也就是2月21号晚上六点半,经过双方协商,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北京厅举行了这个仪式,双方交换国礼,我记得还比较清楚。当时我们考虑我们的国礼,也是事先通过一番考虑,我们赠送了一个叫白玉提红釉大瓶,这很珍贵的。还有苏州生产的双面绣,刺绣,这也很出名。美国方面就赠送一对瓷塑大天鹅,周恩来总理当时代表毛泽东主席接受这份国礼。当时尼克松说,总理阁下,你也知道了,大天鹅不仅是美国人民喜爱的珍贵动物,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珍贵动物,它是象征着纯洁、友谊、和平,这次天鹅飞到中南海来,寻求友谊,寻求和平,寻求合作。那真是无价之宝,因为只生产了两件,一件留在美国,一件给了我们中国。
李小萌:您说过这个镇馆之宝其实还有非常珍贵的礼物,我们这儿既拿不到实物,也拿不到复制品,所以只好请大家来看图片了。这个是1963年4月,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吴奈温赠送给王光美同志的。我们先从它本身说说,这个红宝石项链,全部都是红宝石镶嵌。
张健:对,是金镶,金镶红宝石。
李小萌:因为这个图片质量不是很高,肉眼看上去是怎么样的?
张健:它是用很多颗缅甸产的红宝石,我们都知道缅甸的特产红宝石是世界著名的,用缅甸产的红宝石专门制作的项链。
李小萌:它的故事非常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
张健:1963年4月份,刘少奇率夫人王光美同志一行去访问东南亚一些国家,4月24号的时候,因为缅甸是非常热的,中方代表团的一些成员和缅甸方面陪同一些人员就在边上开展了一场足球友谊赛。因为很热,王光美同志就在海里游泳,在海里游泳的时候,突然她脖子上挂的珍珠项链就掉到海里去了,珍珠都洒到海里去了,王光美同志就很着急,为什么着急呢?因为这个项链也不属于她的,她是临出国之前向外交部礼宾司借的。
李小萌:属于公共财产。
张健:属于公共财产,所以她也很着急。吴奈温知道了之后,就马上派人打捞,可是珍珠掉进大海里肯定是捞不上来,这样他就指示人去找来一条红宝石项链让王光美同志戴上,刘少奇和王光美坚决不要,几经推辞,后来吴奈温说我知道你们共产党是不讲究接收礼物,但是中国国家主席夫人的项链掉到我们缅甸海里了,那么我们应该赔一条,而红宝石又是我们缅甸的特产,就当作是我们缅甸赠送给中国国家主席夫人的礼物,这也是我们的光荣。推辞不下,只好收下。当天晚上在宴会上,王光美同志就戴上了这套红宝石项链。
李小萌:非常明确是送给王光美本人的,可不可以她个人收藏呢?
张健:这点就反映出了我们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廉洁奉公,回国之后,王光美同志马上把这条项链上交了有关部门,后来有关部门又把项链移交到我们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
国礼背后的故事:撒切尔夫人赠送邓小平银烟盒
李小萌:另外一件国宝来看一下。这就更看不太出来了,这是一块亚马逊地毯的局部吧,是全部都是这样吗?
张健:全部。
李小萌:这是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这个珍贵之处在哪儿?
张健:是继1972年尼克松总统和日本的田中首相来华访问之后的又一位西方大国的领导人来华访问,所以当时也是一个外交上的大事。其二,法国总统来华访问是西欧国家的再任国家元首第一位来中国访问,这也应该说在当时被外交壁垒封锁的状态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李小萌:可是为什么没有选择有着明显的法国标志的一件礼物,而是一个亚马逊壁毯?
张健:应该说法国的礼品当中有很多都是具有法国特色和标识的,比如说赠送给周恩来的法国布尔多港那个图的一件国礼,还有其它的,都是有法国标志的,可是这件没有。壁毯的图案是亚马逊,但制作壁毯的厂家却是法国的传统厂家,我们都知道,欧洲国家的宫廷里头是经常要布置用壁毯、地毯来布置的,法国有个著名的叫格林布式地毯,实际格林布是一个厂家的名字,但是它生产的地毯是在法国的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也就是在16世纪、17世纪的时候,欧洲的宫廷都是用他们的地毯。他们一些法国的艺术家就设计了一个以亚马逊流域,亚马逊河为题材的这样一个装饰图案的地毯。
李小萌:这块壁毯是一个怎么样的尺寸?
张健:两米多长,很大。它表现的就是亚马逊河里的动物、植物,但是给人感觉都是用一些很抽象的构图,当时实际上是表达一个意思,就是中法两国的友谊要像亚马逊河一样,因为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一大河,中法友谊也要像亚马逊河一样源远流长,恩泽万代,表达这么一个意思。
李小萌:唐先生,我们评价一件国礼的价值的时候,既可以参照它的艺术价值,参照它材料的稀有程度,参照它所处的外交事件的重要性,这几个标准哪个是排在首位的?
唐龙彬:根据我所经历的,接待一些来访的国宾赠送的国礼来说,更多的它是看中它赠送这个国礼背后的一些重要意义,正如我刚才所说的,尼克松总统赠送天鹅,在当时有这么一个背景之下赠送这个礼物。但过去我们比较侧重一种传统的赠送礼品,比如体现一些艺术品、像雕、钻石、珍珠,这类的东西,当然从价格来说非常珍贵,但是作为一个永久纪念,能够象征着两国友谊,尤其在关系上有转变的,有发展的,那个时候从礼物本身来说看不出多少,但后来逐渐逐渐,我们着重在背后的一些故事。比如追溯到以前,毛泽东主席赠送给印尼共产党领导人的礼品,就送了一根羽毛,越南的领导人来访问,那个时候他还处在战争期间,就送他步枪,就送他中国生产的步枪。
李小萌:也还曾经送过自行车,好像还是飞鸽金牌的。
唐龙彬:是赠送给老布什总统,现在是退下来了,因为他在中国担任美国联络处主任的时候,很喜欢周末的时候和他夫人骑着自行车转我们的胡同,甚至一直骑到颐和园那么远,等他后来当了总统以后来中国访问,他不可能像在北京担任主任那么自由了,可以骑自行车到处逛,但是他又喜欢运动,所以我们就赠送他一辆上海生产的特制的高质量的自行车,他非常高兴。
李小萌:我们这儿还准备了一件咱们来看看,这个是年头稍微离现在要近一点,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赠送给邓小平的银烟盒,1984年同样是送给邓小平同志的银铭文圆盘,送烟盒是不是因为知道邓小平是有吸烟的习惯,根据他个人习惯选择的礼物。
张健:是,在我们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的礼品当中,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两件都是银器,烟盒就是在那次谈判的时候赠送的。这件银烟盒实际上是很明快的一件器物,四周围镶嵌的是米字纹,中间微微隆起,欧洲是喜欢用银器的,它也反映了欧洲银器的传统,这件礼物作为对喜欢抽烟的邓小平来说应该是一件不错的礼物。
李小萌:如果撒切尔夫人知道当时谈判的结果会怎么样,她还会送礼物吗?
唐龙彬:在国际上一般不管两国关系怎么样,赠送国礼是作为一种国际惯例,但的确当时这个谈判是很尖锐的,据我了解,她当时送这个银盒,一方面是欧洲人的习惯,她举行宴会,国宴也好,会客室的摆设也好,离不开银器,银盘、银烟盒,唯一给我印象深的,当时她赠送给邓小平同志的银烟盒非常精致,雕刻也非常精致,而且特别长,比一般的烟盒长。后来我们问了她下面的人,我说你怎么了解,他说从别的方面了解的一个故事,据说邓小平同志很爱抽烟,抽烟也很多,为了要照顾他少抽,他的烟过滤嘴特别长,所以显得整个香烟就长一些,按照一般烟的尺寸,这个烟盒就放不下,所以特制了要加长一些。
李小萌:准备礼物的人这么细心,这么细致,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个烟盒被使用过吗?
张健:没有使用过,邓小平同志也是和我们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一样,都上交了。实际上这个银盘子的价值意义更大,因为这是1984年撒切尔夫人又来华,来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时候,在宴会之前向邓小平同志赠送了这件银盘子,这个银盘子在周边的盘沿上用花体英文刻着,在这为签署联合王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而专程访问北京的重大时刻,赠邓小平。在这件银盘上,就是为香港问题的解决,两位重要的领导人,撒切尔夫人和我们的邓小平同志名字都在上边,又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刻。

世界瑰宝 周恩来国务礼品特展在天津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