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新邮预订不要轻易取消

[日期:2006-10-24]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张万国 [字体: ]

  随着邮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年新邮的发行和销售得到了有力的调控,新邮炒作的频率和数量较以往有所抑制,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市场积重难返,新邮依然在打折呻吟,尽管折扣幅度在逐步减少,但仍难以尽如人意。于是,有人提出建议,为了解决新邮打折问题,干脆取消每年的新邮预订。此言一出,立马遭到热议,集邮者纷纷发表意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笔者对取消新邮预订的建议不敢苟同,其理由如下:

  理由一:新邮预订已成为邮政为集邮者服务的一个品牌。新邮预订从交保证金到交全额票款,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年,尽管一直遭到诟病,但它已无可争议地成为邮政为集邮者服务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一劳永逸也好,限制发展也罢,其实,新邮预订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邮政将新邮预订当成了惟一途径,当成了救命的惟一稻草。倘若取消新邮预订,对集邮队伍而言,集邮者的流失将是灾难性的,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每年年末按部就班地预订新邮,打破习惯无疑会令他们无所适从,进而退避三舍,远离集邮。另一方面,取消新邮预订,在目前新邮销售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势必会形成新的垄断,出现新的供需矛盾,最终导致新的腐败产生,集邮者也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许还会是白忙活一番。以笔者所在的单位集邮协会为例,15年来会员人数始终保持在55人以上,其中最吸引会员的地方就是每年协会为会员预订新邮,并领取配装会员册,减少了会员不少的麻烦。倘若没有了这项服务,会员将大大减少,队伍散了,协会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取消新邮预订,对基层普通集邮者和协会而言将是致命的。

  理由二:今年的新邮销售“预订与零售并举”听起来很美。邮政提出的新邮发行采用“预订与零售并举”的政策,从理论上讲无疑是个好办法,预订新邮和在邮政拒台不受限制地出售新邮,两者有机地结合,互为补充,既保证集邮者的根本利益,又使新邮发行渠道畅通,还能有效地抑制新邮炒作和打折,可谓一举多得。问题是现实比理想和想象更复杂,实际中的“并举”并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新邮零售从本质上仍然没有回归到邮政通信窗口。从反馈的情况看,在各地新邮零售点上,新邮零售要么短斤缺两,紧俏的新邮由四方连变成了单枚销售;要么有票无张,小型张难以与消费者见面;要么临时断档,不是每套新邮都有零售,一些新邮至今没有零售,也没有作任何解释;要么根本没有新邮零售,连“作秀”都嫌麻烦。如此这般,又怎能叫集邮者安心与放心呢?若是取消新邮预订,无疑断了集邮者的后路,到时买不到或买不全新邮又该找谁去?为了解决邮票打折,而盲目地喊取消新邮预订,无疑是缘木求鱼,于国于民都不利。

  新邮预订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存在的意义,不要盲目轻易取消,集邮者还是需要新邮预订的,但新邮预订并非十全十美,作为“商品匮乏时期的产物”,它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新邮预订也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和改进服务,要更具人性化,更灵活多样,让集邮者感到新邮预订不仅仅是一件幸事,更是一件乐事!

  2007年新邮预订是否继续?有何变化和突破?集邮者将拭目以待。



阅读:
录入:yc007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原为盖销误添邮资
下一篇:两千余件集邮文献捐赠“中国集邮之乡”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