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朱文杰:以宣传集邮文化为已任

[日期:2008-01-02] 来源:  作者: [字体: ]

  朱文杰是西安市文联的专业作家,又是陕西省邮协的理事。虽说他是文学界人士,但对于宣传集邮文化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尤其是在开发有关陕西题材的邮品以及举办集邮活动方面更是热情有加。
    朱文杰集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他还在上学的时候,就热衷收集邮票。在铜川市歌舞团担任乐队队长时,他在工作之余仍没有中断集邮。80年代初期,在朱文杰的热心鼓动和竭力宣传下,促成了铜川市集邮协会的成立,奠定了陕西铜川集邮的基础。朱文杰早期的纪特邮票都是四方连,有好友到家来,经常和他索要邮票,他就分一半给朋友。时至今日,每当发行一些紧俏邮品,朱文杰都要多买几套,分给朋友。在他看来,独乐伺如众乐,和别人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1998年,适值“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陕西省邮资票品局开发《难忘岁月》知青专题纪念邮册。当时朱文杰和一帮朋友拍摄了一部知青三十年的电视专题片,作为专题片撰稿人之一,他根据拍摄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老三届采访手记》一书,获得老三届知青的好评,一时洛阳纸贵,饮誉文坛。《难忘的岁月》邮册设计出来以后,票品局邀请集邮、新闻、文化以及企业等领域的“老三届”进行座谈讨论。在会上朱文杰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从此以后,朱文杰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宣传集邮文化、参与陕西的集邮活动,大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归队”!
    朱文杰还是西安诗书画研究会的会长,他团结了一大批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摄影家,受他的影响,这些文化人也都喜欢上了集邮,在一些集邮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扩大了集邮文化的社会影响。2000年,《小鲤鱼跳龙门》邮票发行前夕,朱文杰发起组织了陕西文艺家“集邮之旅”采风团,著名作家叶广芩、商子雍,书法家赵熊,摄影家林安令,画家王保安等都是成员。他们深入到渭南、韩城采风宣传,为邮品开发奠定了基础。作家、画家、摄影家走进了集邮的队伍,给集邮活动和集邮工作注入了新鲜的文化气息,以“非传统”的方式参与集邮,于是就有了《小鲤鱼跳龙门》邮票首发系列文化活动,有了邮品中令人称道的创意文字和摄影作品,有了宣传评论集邮活动的华丽文章。
    2001年,在西安和咸阳举办的“陕西大唐集邮文化周”,朱文杰又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承担了筹办文化周主要内容之一的集邮书画摄影展。为了出新,他组织了画家、书法家、摄影家和诗人参与展览,一改过去单一展出邮集的传统做法,融集邮、书画、摄影、诗歌为一体,广博高雅,别开生面,富有文化品位。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其间举行的“集邮与文学艺术”研讨会上.周大鹏、商子雍、李星等陕西文坛的大家,以“圈外人”的眼光来看待集邮,以“非专业”的语言来点评集邮、论说集邮活动。一个展览如此具有创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集邮与文艺的结合,使集邮活动更深入了大文化的格局。
  近几年,陕西举办的重大集邮活动,都倾注了朱文杰的极大热诚和努力。2004年,国家邮政局计划发行“八仙过海”邮票。有关“八仙过海”邮票的原地有所争论,一般认为就是山东蓬莱,朱文杰引经据典考证八仙传说的由来以及道教发展的历史,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八仙过海虽为神话,但对其追根溯源,蓬莱是“八仙过海”这一“事件”的最终发生地,而“八仙过海”起于长安,经山东而过东海至蓬莱仙岛;作为八仙活动的集中地—一西安八仙宫无疑是“八仙过海”邮票原地之一。他还写出颇有说服力的文章在集邮报纸上发表。作为西安市政协委员的朱文杰又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在西安八仙宫举办‘八仙过海’邮票首发式及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的提案,最终促成了“八仙过海”邮票首发活动在西安举办。
    这就是“找到组织”的朱文杰宣传集邮文化的几个侧面,然而正是这些侧面,塑造了朱文杰陕西集邮中坚和骨干的形象。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浅议集邮之健康发展
下一篇:第一枚反映奥运会会徽的奥运纪念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