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凸版票系以中信版总理像票原模在闽印制,故图案票幅均属相同,除百城凸版在图案上加一“C”字母模暗记及将版铭更改为“福建百城印务局”字样已为众所周知外,其版模方面尚有若干未为人所道及,由分别方面可以推知此两版版模之关系及其变动情形,谨将研究所得为文报道,以就正于有道。
光复后邮票印刷事业已移沪办理,加以中央信托局印制处自改组为中央印制厂后,中信版票已告一段落,其已见发行者,以票面值计有10c、16c、20c、25c、30c、40c、50c、1元、1.5元、2元、3元、4元、5元等十三种。百城凸版亦已告一段落,计有三角、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六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七十元、百元十二种,两版比较其数值相同者仅有30c、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六种,其最初仿印与最初发行者当为薄道林纸一元票,盖当时国内平信邮资适为一元,因一元票用途大增,中信局赶印不及,故将原模运闽印制,最初之薄道林纸一元票为无版铭者,大抵因此票原模为中央信托局所制送闽分印,自属另有条件,故首批一元票未加版铭,但旋即一律加入,必初期加入版铭后,一如中信版之移动版铭位置,或高或低或左或右以作分版暗记,但后期印刷各票其版铭位置则均在第180与200号两票之间矣。
与一元票同时或稍后印制者当为二元、三元、五元三种,因百城版此种版模系直接采用原母模翻制,最显著者如五元票一种,中信版原有母模暗记,百城凸版亦有之,该暗记在右边阿拉伯数字外围空心线条之上方,将线条断缺(即郭润康君九官格法之第四十四号,以下均采用郭君之分法),枚枚如是,又如三元票因中信版原票在二十二格已有A字母模暗记,故百城凸版为迁就其母模计,将其C字母模暗记移至右边,即第二十四格内百城凸版之C字母模暗记仅此票位置不同,其余均在第二十二格内,由此推知三元票之印制必后于一元、五元等票,否则C字母模暗记位置或不至埴于第二十二格之间也。
百城版之三角、四元两种,其图案虽仍依旧,但三角票之中文“叁”字及四元票之中文“肆”字写法显有分别,读者请将两票比较便知,足见百城版之三角、四元两种并非完全依照中信原模,复查中信四元为后期产品,由此推断百城四元票或早于中信四元票而印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