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芜湖关税银的由来

[日期:2007-12-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芜湖位于青弋江、裕溪河的入江口,是皖南的漕运中心。明代芜湖经济繁荣,竹木市场十分活跃,来自荆楚的巨筏顺流而下,宣歙二州的山货源源而来,商人长途贩运,大获其利。朝廷为充盈国库,于成化七年(1471年)在江口南岸设抽分厂,隶属工部,按竹木价值抽取十分之一的税金。因建关设卡抽税,故名“工关”,所辖巡司13处,设泥汊、东河、鲁港、青弋、新河五口分委,以防漏税。这是芜湖历史上正式建关榷税之始,芜湖关也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老资格八大税关之一。

    崇祯元年(1628年),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提议在芜湖开设钞关,以征船钞,即按船征收货税。新即位的崇祯皇帝认为这样做可能激起商人的反抗,故犹豫未决。但崇祯还是采纳了郑三俊的建议,决定设立芜湖钞关,归户部分司,议税芜湖三万两。钞关与工关相邻,主管上下水客船一切货物等税,分守口岸有内河、东河、鲁港、下关、裕溪等13处,覆盖网络比工关广大。

    康熙九年(1620年),工关划归户部兼管,由户部主事统一主政。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芜湖关道,由道员兼理关务,直接掌握了地方关税权,关道署设在河南将军港(盆塘港湾,名大安村)。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芜湖,关道署、工关和钞关设施均毁于战火。光绪二年(1876年)复立工关、钞关,同年9月13日中英《烟台条约》规定:“由中国议准于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四处添开通商口岸,作为领事馆驻扎处所。”芜湖开埠通商辟为商埠,并于次年增设新海关,即洋关,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关址在河北滨江东岸,隔江口与二关相对。

    从明初征关税至清末,常关正税多充作军饷,侥幸留存下来的银锭实物极为稀少,素为银锭收藏者所推崇。 中国商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最牛散户购金6公斤 尿不湿装金砖掩人耳目
下一篇:台湾纪念币, 深具收藏价值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