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底,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省率先发文,决定自1987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邮政资费外全省范围征收邮政附加费。随后,这一突破国际通行邮政收费概念的非常规举措迅速为国内多数省、区、市邮电部门效仿,几经反复,直至1999年3月1日,信息产业部对邮政电信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时,宣布各地方邮政附加费一律取消,这段中国邮政史上的特殊时期才宣告结束。
正是由于邮政附加费情况、样式的种种特殊,其诞生之初便吸引了海内外集邮者的关注,逐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邮政附加费集邮门类。尤其是2005年初,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下发《关于附加费及免资品参展的几点意见》,相关集邮活动立刻呈现活跃态势。
2007年适逢邮政附加费开征20周年,各地附加费集邮团体、个人纷纷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至年底达到高潮。首先是天津资深邮政附加费集邮者刘宗兴精心收集、编写完成《全国邮政附加费集邮大事记》一书,其附录还有刘宗兴撰写的《湖北省房县征收附加费实施情况概述》论文一篇。紧接着,“2007武汉邮政附加费集邮邀请展”于12月14日至16日在湖北省会武汉收藏品集邮市场举行。
其实早在2003年10月4日至6日,在广东省及广州市集邮协会的支持下,广州市的羊城邮政附加费研究会在广州邮政博览馆就成功举办了“2003广州·全国邮政附加费集邮邀请展暨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的49部170框邮政附加费邮集参展。主办方还向广东省邮政广告有限公司申印发行了2003(19)-0238《马踏飞燕》普通邮资图明信片加印门票,邮资图面加印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的附加费邮品凭单——广东省兴宁县1987年1月5日附加费收据;背面加印图案是广州标志性古建筑“镇海楼”;附券印羊城邮政附加费研究会的会徽及参观券编号。2005年11月6日,在湖南省澧县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附加费集邮研讨会”上,全国性邮政附加费集邮组织——中国附加费集邮联谊会就已正式成立。2006年10月14日至15日,在河南郑州市召开的中国附加费集邮联谊会年会上,修订了2007年举办“中国首届附加费邮展”的草案,并同时宣布将“中国附加费集邮联谊会”更名为中国附加费集邮研究会。同年9月18日,中国附加费集邮研究会发出第001号决议,为纪念邮政附加费开征20周年,拟于2007年10月在北京举办“中国首届附加费邮展”。
2007武汉邮政附加费集邮邀请展也获得湖北省以及武汉市集邮协会的支持,由武汉专题集邮者联谊会、武汉收藏品集邮市场和湖北邮政附加费研究会联合主办,虽然邮展规模确定为80至100框,但实际参展数却突破100框。主办单位之一的武汉专题集邮者联谊会也特别向武汉市邮政广告公司申请制作了一枚《马踏飞燕》普通邮资图明信片加印门票,邮资图面值从2003年的60分上升为80分;背面加印图案荟萃附加费邮品的精华——多种图案式附加费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