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集邮从这里开始

[日期:2007-12-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小学五年级的一次搬家和转学,让我非常偶然地走上了集邮之路。

    我从小生长在鄂西的恩施市,当时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时到省会武汉市坐长途汽车至少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一封信也基本上要走六七天才能收到,父母的兄弟姐妹都在武汉,家里就经常收到他们的来信,花花绿绿的邮票时常吸引着年少的我。

    1 975年,父亲从汽车修配厂调到地委司机班工作,全家也从老喊区的二街搬到了地委大院。随着环境的变化,我的小伙伴也发生了变化,与过去相比,他们家境大多比较富裕,个人兴趣爱好广泛,平时喜爱收集糖纸和烟标。为了不输于他们,我则另辟蹊径,利用自家的优势,在家翻箱倒柜将亲戚寄来的所有信封上的邮票剪下,并进行水洗、晾干、整理,然后夹在笔记本里,作为向他们炫耀的资本。这微被我挥刀剪下的信销票包括:普8、普无号等普票,另外还有一些纪特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和JT邮票。当时的盲目和无知,不知损坏了多少实寄封,至今令我追悔莫及。年少时,我不懂集邮,而对于初学集邮者,又有谁没有过如此刻骨铭心的经历和记忆呢?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为了收集更多的邮票,我就用自己积攒的糖纸、烟标,甚至心爱的“小人书”去换取小伙伴手中的信销票,平时也求助于机关的叔叔阿姨。那时不像现在,集的就是信销票,而新邮票是用来寄信的。当时还没有集邮柜台,记忆中自已有意识购买的第…套新票是J10《到大江大海去锻炼》,都是8分面值的,后来又寄给了远方的亲戚,再让亲戚将邮票剪下寄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收集和欣赏邮票,我也逐步摸索出了一些门道,比如,从票面上就能知道这套邮票有几枚,是纪念邮票还是特种邮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几年下来我逐步收集了编号票49 52《红旗渠》、18《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J9《“五七”干校》、T2《杂技》、T3《户县农民画》、T8“批林批孔”、T9《乡村女教师》、T12《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等十几套信销票。1979年秋天我带着自制的一本16开的笔记本,里面夹着我收集的全部邮票,走出山门去武汉求学,从此我的集邮之路也越走越顺畅。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牛眼看家》系列邮品
下一篇:自制纪念邮品的乐趣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