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简介《营口集邮》

[日期:2007-12-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辽宁省营口市集邮协会会刊《营口集邮》创刊于1998年8月25日,8开4版,月报,主编金锡春,至2005年底已出版89期。合订本第一卷于2000年3月出版,包括总第1-17期;第二卷于2002年1月出版,包括总第18-41期;第三卷于2004年1月出版,包括总第42-65期。第四卷于2006年1月出版,包括总第66-89期。各卷合订本均列有总目录。

    《营口集邮》的主要栏目: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营口邮界名人”、“营口邮坛漫忆”、“辽河邮讯”及“集邮活动·会议报道”,有与邮票、邮品有关的“邮票、邮品上的伟人和名人”、“邮票、邮品上的知识”、“邮票、邮品上的风光名胜”及“邮票、邮品欣赏、评介与研究”,有集邮文艺方面的“诗词·小说·摄影”及“传说·故事”,还有“论坛·争鸣”、“封·片·戳·卡·折”、“心得·体会”、“编者·作者·读者”、“新邮预报”及“邮刊”等。

    《营口集邮》编辑部地址:营口市站前区荣魁里1号营口市集邮协会,邮政编码:115003。稿件投给主编金锡春,邮政编码:115200,地址:盖州市政府。

    类似的介绍集邮报刊的文章多采用按期列出主要文章,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所需资料,笔者试以邮文索引的形式列出这89期邮报的主要文章,集邮同好可探讨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这类邮文的作用。

    凡例:文章名称(有的简化或有改动)/作者/总期号/第几版/必要的说明,不同文章用“;”分开。

    集邮研究 98年JT邮票规格觅趣/陆勇/8/4;《八一五东北解放周年纪念》邮票印刷特征的研究/张永发/14/3;“文7-1”照片上的铜墨盒考/许才凤/14/3;“文七-八”票图考/许才凤/16/4;“支援前线”票何处为最佳原地?/张萍/17/3;《文7-8》票图原件失踪之谜/张永发/22/3;从“文”字邮票看标注志号之利弊/李厚禄/25/3;同票名邮票之比较——邮票主题内涵的深化/李厚禄/33/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浅说/张建伟/36/3;浅谈新中国邮票的边饰设计/张建伟/42/4;邮票套号和发行顺序并不完全同步/李厚禄/48/4;“纪”票“特”出引发的思考/李厚禄/60/2;26×31型票齿度品种初探/陆勇/88/4。

    营口邮史 牛庄是大龙邮票最早发行地之一/刘永春/1/3;牛庄(营口)海关与大龙邮票/明达/3/4;牛庄海关书信馆邮路小考/刘永春/3/4;一枚清未牛庄实寄封/刘永春/5/3;日本客邮在牛庄(营口)侵略史/刘永春/10/3;忆“营口邮便局”毋忘百年国耻/刘永春/38/2;沟营铁路和牛庄火车分局/刘永春/40/4;北洋舰队帮助海关邮政度过难关/纪文/41/3。

    营口集邮 营口市邮协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贺言/2/2,二大3/2,三大/4/2,四大/6/3,五大/7/2;六大/29/1-4;六大提案解答/市邮协/33/1,34/2;1998年营口市邮协工作回眸/市邮协/6/1;营口市邮展/贺言/首届9/2,二届/11/2,三届/16/2,四届17/2,五届/18/2,六届/20/4,七届/21/3;沉痛悼念郑秉君同志/16/2;营口市邮品拍卖活动/贺言/首次/28/3,二次/30/2,三次/31/2;营口市集邮协会章程/30/3;2003-9-4《阿绣》故事发生在营口盖州/爱秋/58/1、2;营口市第一个社区邮协成立/晓华/59/2;营口市老年邮协成立/晓华/60/2;庆祝市邮协成立20周年/63/1-4;记营口市两邮协的两次集邮活动/晓华/85/2。

封、片、戳(戳记的性质有的是笔者根据介绍的内容认定的) 营口解放五十周年“纪念封/周建侠/4/3;营口航空封与营口机场/纪文/16/3;营口市发行首枚形象邮资封/晓华/70/1;望儿山母亲界纪念封欣赏/敬之/82/4;谈谈对“邮政快件”封的收集/朱彦斌/8/4;收集有价值的实寄封、片/黄伟/25/3;谈谈拜年封上的春联(连载)/爱秋/19/3,21/3;来自朝鲜战场上的一枚军邮封/刘永春/28/2;5枚民国实寄封/林河/35/3;如何收集航天题材封片/许海家/53/4;盖州市邮电局印制的第一枚邮政明信片/孙天海/1/4;大石桥建市纪念明信片/李桂琴/4/4;营口首套极限明信片之我见/晓华/27/3;兴城古城邮资片介绍/张永发、黄治民/49/4;营口市邮票公司刻制的“丁卯年”纪念邮戳/赫年/5/2;营口国庆纪念邮戳/刘永春/16/3;营口地区革命烈士地名邮戳/何砚/6/2;革命烈士地名戳(连载)/贺言/37/3,38/2,39/2,40/2,41/2,43/2,44/2,49/2;邮戳与火车站(连载)/金喜旺/24/3,26/2;可塑性较强的“电子火车邮戳”(连载)/金喜旺/42/3,43/3,44/4;红军长征路程邮戳集/陈廷秀/36/2;辽宁风景日戳(1988-2000)/张建伟/39/4;邮戳中部分马地名之由来(连载)/郭士连/44/4,45/4;大石桥刻制“辽宁省第三届农民运动会”纪念图章/王桂华/2/4;大石桥市第一枚风光纪念图章/李波、魏崇/5/4。

    集邮人物 高翔同志介绍/金锡春/3/3;深切怀念邮友张永发先生/王槐卓/49/2;甲戌老会员王恕仁先生逝世/王威/59/2;《邮海》与王耀宣/王威/65/2;华君武设计的“五卅”纪念邮票/田恒丰/70/1。

    集邮文献 创刊词/1/1;《营口集邮》编委会名单/1/2;欣读《营口集邮》以后/高翔/3/3;我看《营口集邮》/原豁然/13/2;我的良师益友——《营口集邮》/林河/13/2;5年来的《营口集邮》/编辑部/61/1;贺《营口集邮》创刊五周年/郭润康/61/2;《营口集邮》走向一流/吴荣先/61/2;我看《营口集邮》/张建伟/61/2;邮迷日记《营口集邮》/郑启五/73/2/转载《北京邮声》;有感于《营口集邮》不停刊/张震彪/80/1;OK,分类目录/郑启五/80/1;谈谈新世纪会刊的新面貌/宁平/33/3;新中国集邮报刊发行之最/李厚禄/38/3;《明信片报》不是新中国之最/王威/71/3;已停刊的邮发集邮杂志发行考/李厚禄/69/4;基层邮协办刊走向杂谈/晓林/71/4;邮商与邮刊/武冰/65/3;讲奉献 也要讲报酬/日骍/72/2。

    言论 走出跌破面值的误区/石殿昆/4/2、3;买涨与买跌/郭润康/5/1/原载《上海邮市传真》;重视收集实寄封/纪文/5/3;应重视中、小学生的集邮/本报/9/2;激发学生集邮兴趣谈/余寿军/17/1/摘自《中国集邮报》1999年第92期;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对青少年集邮一席谈/14/1/摘自《展场日报》第3期;让青少年爱上集邮/闫斌/42/2;有感于开放类集邮/郭润康/10/1;“开放类集邮”的认识与思考/任占文/10/1;用邮票上的科学知识狠批李洪志的歪理邪说/纪文/13/3;“一国两制”与集邮/王恩文/17/3;每枚邮票都珍贵/黎泽重/26/1;浅谈邮票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纪文/26/3;理顺关系 势在必行/刘培林/41/2;国际日、年邮票名称小议/李厚禄/41/3;集邮先要修德/国勇/42/2;从纪94及TP2谈起/李厚禄/42/3;新邮设计的重大突破/张建伟/44/3;佳邮评选活动须返璞归真/46/4/摘自《集邮报》;漫谈“自1”邮票/许海家/47/4;老年集邮者应是“快乐集邮”的实践者/刘国良/51/3/摘自《甘肃邮电报》451期;慎重对待戳记归属/李厚禄/52/4;2001-12“图名”有误/张建伟/55/4;从“图名有误”谈起/李厚禄/65/3;已亮红灯的邮票选题/李厚禄/57/3;新邮发行之我见/宁平/57/4;集邮藏书多而精更好/吴荣先/59/4;邮票图名岂能变来变去/李厚禄/61/4;小议2003年纪特邮票的票名和图名/李厚禄/70/2;再读秦牧/郑启五/62/2;让更多的集邮者铺开稿纸/冯赐杭/67/3;实在无奈/郑启五/78/2;小议2004年邮票发行计划的调整/李厚禄/82/1。

    集邮知识 我国清代邮票中珍邮——“绿衣红娘”/郑希兰/15/3;大龙邮票面值的用途/纪文/24/4;国家邮政局首次发行邮资凭证/朱彦斌/5/4;我国首套荧光号码票问世/朱彦斌/10/3;我国首次发行不干胶邮票/绪辰/77/1;开放类集邮怎么搞/马佑璋/11/1、2/转载《集邮报》;新中国最佳邮票评选19年(连载)/绪辰/12/4,15/4,19/4转2,20/4;新中国最佳邮票评选第20年/绪辰/23/4;集邮基础知识讲座(连载)/编辑部/9/4,10/4,11/4,14/4,17/4,22/4,25/4,26/4,28/4,32/4,33/4,36/4,39/4,41/4,43/4,45/4,48/4,58/4,60/4,73/4;世界最早的集邮家及集邮方法的演变/纪文/18/3;记载澳门回归祖国历程的澳门戳封票/金喜旺/21/2;葡澳票戳上的中国文化风韵(连载)/金喜旺/35/3,36/3,37/4;你想网上集邮吗?/许海家/34/3;王力谈怎样写信封/吾三省/39/3;初探“一片邮集”之命题/金喜旺/62/2;如何编组一片邮集/编辑部/64/2、3;一片邮集怎样评审/北京朝阳区邮协/95/2;解读“甘肃兰州27支”邮品/许海家/68/3;2004年JT邮票创新亮点回顾/陆勇/83/4。

    其他 阿呆集邮轶事四则(连载)/李厚禄/35/4,43/4,46/4,54/4,58/4,62/4,64/4,72/4,74/4,76/4,79/4,81/4,84/4,87/4;珍邮大盗落网记(小说连载)/林河/67/4,68/4,70/4,72/4,74/4,76/4,79/4,81/4,84/4,87/4;新中国邮票上工艺品作者一览/冯赐杭/69/4;世界地球日/郭润康/83/2;国家邮政局对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068号建议的答复/16/1、3。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邮史研究》专稿
下一篇:仇润喜新作《信海游》出版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