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国家一级文物《镇江沦陷记》以近120万元易手

[日期:2007-12-02]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07年12月02日 10:47: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张舵)9年前曾在北京被创纪录拍卖的日军侵华史料《镇江沦陷记》,1日以原先10倍的价格再次易手,119.84万元的成交价创造了中国抗战史料拍卖新的高峰。

资料图片

    在1日举行的北京匡时拍卖会上,这件拍品从8万元起拍,迅速得到众多买家响应,竞价一路轻松冲上30万元大关。随后4位买家轮番叫价,到拍卖师喊出70万元后,场内只剩两位买家仍在角逐。其中一位女士最终以107万元胜出,加上12%的佣金,成交价为119.84万元。

    这位女士在拍卖结束后就匆匆离场,并未透露身份,只是向记者表示自己是中国人,购买此拍品是出于个人目的。

    古籍收藏专家秦杰说,这本《镇江沦陷记》是颇具收藏价值的中国抗战史料,上百万元的价格是对其文物性、史料性和艺术性的最有力的认可。

    1937年12月8日,当时的江苏省会镇江先于南京5日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时任镇江工厂股份两合公司总经理的张怿伯,守厂两月之久,将亲眼目睹的日军种种罪行写成手稿,共12.4万字,1938年自印4000份免费寄往各地传递,目前所知的仅存两本。1946年,张怿伯根据自印本专门誊抄了一份,并加入了一些其在抗战后期的所见所闻。

    这件1946年的手抄稿曾在1998年亮相北京的中国书店春拍会,引起社会关注,最终经过数十轮激烈竞争,以高于预估值十几倍的11.5万元落锤,创造了当时抗战史料拍卖最高纪录。当时竞得此物的香港藏家9年来一直将其密藏手中。

    《镇江沦陷记》主体内容分为九个单元,分别为“沦陷前之种种”“一二·八日寇陷镇江”“劫掠”“奸淫”“烧杀及伤害侮辱”等日寇罪行,“拉夫、烤火、住房、作践、吃食、榨取”等沦陷区的生活实录,还有“笔者的感想”、补充见闻“杂录”以及“逃亡后之所闻镇江消息”。

    国家文物局获知手抄稿的具体情况后,曾指示北京市文物局发出特别通知:“《镇江沦陷记》拍品属革命文物,严禁出境。”依据新《文物法》制定的《古籍文献定级标准》中,《镇江沦陷记》被列举为国家一级文物。

《镇江沦陷记》手稿上拍场 等待博物馆出手

    《镇江沦陷记》手稿堪称中国的《拉贝日记》,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不得出境。

    下月开始的北京匡时艺术品秋拍中,将出现一件特殊的拍品———真实记载侵华日军暴行的珍贵史料《镇江沦陷记》手稿。这件珍贵的史料近日在上海大剧院望星空宴会厅展出。

    手稿作者是镇江人张怿伯(1884-1964)。张氏是辛亥革命元老,后在镇江兴办民族工业。1938年2月,张怿伯与家眷从镇江逃离至兴化。回忆两个多月在镇江的身历之痛,遂以纪实叙事笔法逐条书写日寇种种滔天恶行。《镇江沦陷记》主体内容分为9个单元,分别为“沦陷前之种种”、“一·二八日寇陷镇江”、“劫掠”、“奸淫”、“烧杀及伤害侮辱”等日寇罪行,还有“笔者的感想”、补充见闻“杂录”以及“逃亡后之所闻镇江消息”。

    张氏在完成书稿后,先后自费印发2次,总印数达4000册以上,全部作为非卖品免费邮寄给索要的人们,近至上海、苏北等地,远至湘、鄂、川、滇、桂等各省,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历经数年岁月动荡沧桑,目前所知仅存世两册。这本手稿在面世之前,在扬州古籍书店藏了60年。1998年,扬州古籍书店的职工在清理仓库时,无意间发现了原版《镇江沦陷记》,因书店无法确认该书价值,委托北京一家拍卖行拍卖,才得以进入公众视野。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国强介绍,国家文物局获知手抄稿的情况后发出通知:《镇江沦陷记》拍品属革命文物,依据新《文物法》制定的《古籍文献定级标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不得出境。

    这本手稿堪称中国的《拉贝日记》。董国强表示:“真诚希望个人最好不要参加竞拍,因为任何个人、任何高价,都比不上让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来购买更富有意义。”(来源:东方早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美国华裔80多万元购得“圆明园国宝”[组图]
下一篇:08年新邮图稿提前看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