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新会书院"收藏古董 百年老树根原是"榨油机"图

[日期:2007-11-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07年11月27日 09:07:05  来源:南宁晚报

    走进解放路新会书院,穿过第一个天井走进二进房,左边走廊外那一截长约4米的老树根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老树根是榨油设备

    老树根朝上的一面被锯成一个宽约50厘米的截面,截面上凿开一道长约130厘米,上宽10厘米、下宽约30厘米的半圆形窝槽,窝槽靠近根部形成一个深约30厘米的多边形槽口。在窝槽中放着一把木制圆形大锤,大锤长约30厘米、直径25厘米。老树根旁边还放着两个同样大小的木锤。

    老树根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新会书院一名工作人员说,那是一种古老的榨油设备。“古人把剥了壳的花生放到槽里,用大锤把花生锤碎,然后在窝槽里塞进规格相近的圆木,在圆木的另一端嵌入顶木和木楔,抡起大木锤锤打木楔,随着一头大一头小的木楔不断镶入,圆木受到挤压,榨出花生油。”

  榨油方法多有记载

    南宁市博物馆的蒲晓东告诉记者,摆在新会书院的这套木制榨油设备是清末民初的产物,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横县乡下征集到的。压榨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制油方法,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中,都有榨油设备和榨油方法的记载。据有关专家推测,北宋时期大型的楔式榨油机可能就已经出现,它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正是它们的出现,才导致了真正的专业榨油作坊的产生。在宋、元、明、清近千年的漫长时间里,正是类似的榨油设备,为开封、北京、南京、杭州等先后兴起的大都市,提供了充足的食用油。

    木制榨油机被淘汰

    从有准确史料可查的元代算起,老式的木制榨油机在我国差不多盛行了700多年,一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全国还有木制榨油机15万台,出产的油脂占到了全国产量的40%。到了1964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淘汰木制榨油机,木制榨油机才逐步走下历史舞台。(叶祯)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古银器古木雕收藏 千载难逢的机遇
下一篇:寿山石微雕《论语二十篇》入驻国家博物馆[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