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中国最古老的股票是康有为发行的

[日期:2007-11-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07-11-23 来源: 金融网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海外,为了延续保皇党,康有为在海外发动华侨,创办了中国第一张跨国股票。

  近两年来,中国陷入股市热潮。要说起中国股票的渊源,就不得不提起康有为。早在130年前,中国就有了股票,这些股票是康有为了搞变法拥护光绪皇帝而到海外发行的。除了康有为,慈禧也曾因为开办北京自来水公司而发行过股票。

  康有为搞变法发行股票

  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这场变革史称戊戌变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康有为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海外,为了延续保皇党,康有为在海外发动华侨,创办了中国第一张跨国股票。

  据东森新闻网报道,收藏了康有为发行的股票的黄先生表示:“以宣传保国保皇保种为口号,先是进行捐款,后来以集资办实业为主。”

  康有为斥发行昭信股票是亡国之举

  其实,在康有为之前,清政府也曾发行过“股票”,不过,这份股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公债,它就是著名的“昭信股票”。

  1898年1月30日,黄思永上书光绪《请特造股票筹借华款疏》,提出应发行借款“股票”,以充分挖掘和积聚华民的财富,尤其是应“严责中外臣僚,激以忠义奋发之气,先派官借,以为民倡”,则“合天下之地力人力财力,类别区分,各出其余,以应国家之急;似乎四万万之众,不难借一二万万之款”。

  这次上书有其原因。甲午战争后,清廷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第四款规定:“中国约将库平银贰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同时还约定,这笔两亿两的赔款必须在三年内分八次付清,否则,未付清的款目要另外支付5%的年息。这笔赔款相当于清廷两年的全部税收,当清廷交付了第四期赔款后,再也拿不出钱来。1897年清政府筹办第三次借款时,英国和沙俄为独占贷款权争执不下,形成僵局。清政府对双方都不敢得罪,决定停借外款,自己想办法解决。光绪允许天下士民上书言事,并下诏要求臣下“筹划开源之计以偿付赔款。”

  此项借款关乎国家的自立自强,所以黄思永请将借款“股票”命名为“自强股票”。希望让民众明了政府借款是“因国计自强派股”,进而“人人晓以休戚相关之理,人人动其忠君爱国之忱”。后来,在制定章程之时,侍郎张荫桓将之改名为“昭信股票”,意即“就认股数目以昭信守”,显示政府信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是政要提升书名还是书艺货真价实
下一篇:纸分币收藏市场分析 全品相长号5分币最值钱(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