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6日 10:03: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翡翠为天然矿石,是一种坚实耐用的硬玉。清世祖福临顺治年间由缅甸流入我国,旧时翡翠多为皇室所有,流散到民间甚少,故翡翠又称之为“皇家玉”、“帝王玉”,其地位凌驾于各种宝石之上。


翡翠具有“浓、阳、正、俏、和”五大特点。浓就是浓而不淡,像雨后的冬青树叶或芭蕉叶那样浓碧绿色;阳就是阳而不阴,鲜艳明亮;正就是颜色纯正,无任何杂色混在其中;俏就是清滑晶莹,俏而不老;和就是绿的均匀,无深浅之分。这样的翠,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价格极其昂贵。
俗话说“家有玉石万车,不如凝翠一方”。专家指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高档天然翡翠资源日益枯竭,翡翠价格一直稳定上涨,品质上乘的高档翡翠价格比70年代上涨达万倍。因此市场上出现很多用其他绿冒充翡翠的赝品,故收藏者在购买翡翠饰品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慎重鉴别。

对此,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史洪岳表示,与金、银等贵金属相比,决定玉石、翡翠价格的因素最复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金有价玉无价”。目前虽然行业已经出台了一定的文字标准,但是由于缺乏实物标准,因此对于什么样的翡翠是什么等级,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于是,企业就自行按照其进料的价格、加工费用、设计费用、商场场租、利润来制定商品价格。正因为此,才导致目前翡翠市场乱打折的现象。
翡翠玉器因为缺乏具体的评估标准,引发了定价体系混乱、消费者权益不能有效保证等诸多问题。对此,无论是消费者、商家还是有关鉴定机构,都期盼能有一部明确的翡翠玉器评估标准出台,给市场提供一个严谨的参照。据业内人士透露,关于翡翠玉器的标准近年来一直有人在做,目前北京有一个13人的专家组正在研讨,可能按6C标准制定。此外,上海也有相关企业和机构欲联合研究制定。
翡翠“B货”是指为增加翡翠的透明度,经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后的翡翠。一般经营者是这样处理“B货”翡翠的:用浓盐酸、浓硝酸等配制成的“王水”,浸泡翡翠原料或成品,这样做是为了将原来杂质较多、透明度不高、不美观的翡翠里的物质扩散甚至溶解,并有利于填充别的颜色。这是一种强腐蚀过程,因此,翡翠的内部结构已经遭到了破坏,变得非常疏松。为了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还要向其中注入一些有机胶加以粘固。这些有机物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并且没有放射物质,所以一般来说,对身体影响不大。经处理后,原本混浊的翡翠变得又透又亮,比原有的颜色更为好看。
今年以来,翡翠等珠宝价格一路狂飙。其中,翡翠的价格涨势最为惊人,从今年初至今,其涨幅已超过50%。专家估计,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后,有望再创新高,而作为贵金属投资衍生品的翡翠原料价格,翡翠价格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次“井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