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艺术品流拍令人担忧

[日期:2007-11-25]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吕宁 [字体: ]

    近日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梵高的临终前画作《麦田》流拍,毕加索的顶级作品售价也低于画作原先估值。艺术品市场被狠狠地捧了一跤。   

 

此次的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派艺术拍卖会上,被售出作品的总成交额不到2.7亿美元,这甚至和苏富比的3.55亿美元预期区间低端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出售的76幅画作中,20幅没有寻到买主,其中就包括被人们寄予很大希望的梵高画作《麦田》。据报道,由于这场拍卖会的结果令人失望,两名证券分析师118日下调了苏富比拍卖行的股票评级。他们认为美国国内艺术品市场正在萎缩。苏富比股票当天下跌28%   

 

吹进顶级艺术品市场的清冷空气仿佛直接来自全球经济大气候调整,老买家不再挥金如土,新买家略显羞涩。在全球流动性过剥的今天,炒房、炒股,击鼓传花的游戏又降临到艺术品市场上,不得不令人担忧。   

 

国际上目前已有美国次级债风波可能引发艺术品暴跌的论调,收藏市场虽然是实物市场,但与金融市场有相似之处,也是靠预期来支撑的,两者还有一定连带关系。当次级债危机影响限于局部或得到有效控制时,股市资金会流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但本次危机一旦演变成全面经济危机,艺术品市场一样会暴跌。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随着梵高的《向日葵》、《鸢尾花》和《加歇医生肖像》被买下,大量三四流印象派作品同时流入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这些当初高价买来的作品打5折都难以出售,银行仓库堆满了抵债的画作。   

 

中国当代艺术品出现上亿元是必然的,而且上亿元首先出现的点不会在国内,而是在国外的拍卖行。从大的、整体的形势来说,这也许是好事,说明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但同时,它也带来了问题。由于某些艺术品价格飙升,导致了国内的许多画家,特别是年轻的画家盲目跟风。这种“追”会导致一大批垃圾出来,现在垃圾已经很多了。不能排除有相当多的当代艺术品卖出天价是国外某些人在炒作,而这些作品又完全迎合西方人的口味。那些炒家提供资金来推动市场,此种现象在东欧已经出现过。   

 

亿元出现绝不是戏言,以眼下当代艺术品跳跃飙升的劲头,大有可能。但是,这种缺乏理智的上涨有什么意义可言呢?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什么奇迹都会发生。当代艺术品正远离学术,如果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审视,首先突破亿元的应该是中国老油画家,如徐悲鸿等人的作品。像徐悲鸿《放下你的鞭子》、《奴隶与狮》那样的作品才具有恒久的升值力与抗跌性。这两年油画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有数十张,这说明了当代艺术特别热。今年又出现了几个上千万元的,所以当代艺术品过亿元是很有可能的事,但不一定就是现在。   

 

有些被炒到几千万元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迎合讨好西方藏家的口味,打擦边球的多,抄袭模仿的多,真正有艺术含金量和原创性的绘画反而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现在不少画家都走捷径,吃投机饭,急功近利画“敏感题材”,为的是博得西方人的关注度。当代艺术正在远离艺术本身,沦为画坛投机者的乐园。当代艺术面临“空壳化”的尴尬境地。我们什么时候能出现赵无极、朱德群那样真正的艺术大师?   

 

当代艺术拍出天价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就画家本人而言,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某人由一个普通的画家一跃成为画坛巨富,面对整个中国的艺术市场,没有几个物件能和他一幅几千万元的画相抗衡,这是否意味着其他人的作品都是垃圾?这是很尴尬的。艺术家的心态将会怎样?我认为天价画已经对现有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代艺术如今已经演化为一种纯粹的市场投机行为,炒手背后运作的痕迹比较明显。   

 

当代艺术从短期看,热度仍会维持一段时期,充满“猴性”是新兴热点板块的一大特征,价格可能上蹿下跳,缺少稳定性,令人担忧。既然它的飙升是由场内外资金流动引起,那么资金的游离也会使它出现波动。泡沫的溢出和破灭是迟早的事,随时进行内部调整是最好的,累积到一起只能是破坏性的。希望不要重蹈前几年中国书画恶炒的覆辙,当代艺术还是慢谈与国际接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哪些邮品不宜收藏
下一篇:目前的流通纪念币市场遍地是黄金!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