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银票外传

[日期:2007-11-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国商报  李志胜 
    北宋末年,宋江广结天下英雄好汉,啸聚八百里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当年,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等被逼上梁山,缘于当政者的横征暴敛,根基却是一个“穷”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北宋的“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可那时不太规范,用者甚少。到了清朝,“银票”虽然广为使用,但由于当时“材质”不佳,所以好多时候“大清银票”软弱不堪。由此我也弄清了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什么那段时期的记载总是“阴雨连绵”。

    现在好了,人民币坚挺,百姓安居乐业。不久前,我路过水泊梁山,拿50元钱换取到一张设计新颖、印刷精美的旅游“银票”。它乃国家AAA级景区的旅游券,古香古色,完全比照古代银票的样式制作。

    “银票”的文化魅力,使我们游走于雄浑粗犷的山脉间,底气十足。随着时令的更迭,北宋的水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当今明媚的阳光,蓊蓊郁郁的绿色,以及“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的欢声笑语。

    大家涉阳光、绿色等意象之水,在水浒山寨攀登。宋江井、练武场、点将台、宋江马道等水浒遗迹历历在目,干净的石径上,不时有“银票”跌落的亮光,银子般晃着每个人的眼睛,耀着每个人的心窝。印有“山寨宝券”和“水泊梁山通文”字样的“银票”,是水浒山寨的“硬通货”。它不经意泄露的现代科技的“蛛丝马迹”,任那“有钱”的豪气,在三月特有的清香里快乐游弋。

    “银票”赋予我的那种幸福感觉没有持续多久,我竟然有些累了。斜倚于一块大青石上,我不清楚身下的石头与当年的英雄好汉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我心中这时已摒弃疑虑,让施耐庵笔下的壮丽场景,与梁山的旖旎风光渐渐融合在一起。

    迎面吹来一阵风,轻轻掀动我手中的“银票”。旅游结束,貌似古典货币的“银票”将随之贬值,可我心中的收藏却是一支潜在的“绩优股”啊!

    再想一想,忙里偷闲的一次散心活动,何尝不是人生旅途的一张精神“银票”呢?它一头连着辛勤和努力,另一端却紧系着我们平实、健康的生活。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历届奥运吉祥物“聚齐” 专家称收藏价值很高(天天商报)
下一篇:贞礻右通宝喜从天降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