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票上的民国邮政建筑物

[日期:2007-11-17] 来源:集邮报   作者:罗冬 [字体: ]

    每一座建筑物都是一件凝固的艺术品,每一座建筑物都记录了一段历史。民国时期,邮政部门兴建了不少风格迥异、颇有异国情调的邮政建筑物。时过境迁,这些邮政建筑物有的还保存着,有的遭到拆除。尽管如此,人们在邮票中依然能够欣赏到民国时期的邮政建筑物的风采。   

 

1996320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邮政开办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第二枚为“北京邮务管理局旧址”。该建筑位于北京户部街(后改称公安街),其位置在天安门广场东南角,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它始建于1991年,1921年落成,1922年启用。该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三层之上为圆形四面钟楼。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天安门广场需要拓展,“北京邮务管理局旧址”被拆除。   

 

19361010日,邮政总局发行了《中华邮政开办40周年纪念》邮票,面值1元的邮票图案是“交通部大楼”,即邮政总局办公所在地。民国时期,邮政总局隶属于交通部,其办公地点在南京中山北路303号(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交通部旧址是一座宏伟建筑,它是由俄国人耶朗在1928年设计的,于1934年竣工。在入口大门外建有两座仿故宫金水桥,门前有花圃、园林。院内的办公楼,坐西朝东,为中国传统宫殿式、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歇山顶、琉璃瓦的“旧”字形建筑平面,建筑面积1.8933万平方米。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交通部办公楼被敌炮火击中,原先的大屋顶被焚毁。1953年修复后改为铁皮平屋顶,建筑规模仍保持原样。1992年该建筑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431日,中国加入万国邮会,上海邮务管理局被指定为国际邮件互换局。随着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场地显得太狭小。192212月,上海邮政部门开始在四川路桥北墩建造一幢邮政大楼。大楼由英籍邮务长希乐思负责设计、华商承建。192411月大楼竣工,工程总造价为320万银元。建成后的上海邮政大楼平面呈U型,占地64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294万平方米,二楼营业大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有“远东第一大厅”的美称。大楼的基座用花岗岩筑砌,在东南转角处上方建有一座钟楼,在钟楼顶部铸有一组“通信之神”雕像。这幢具有英国古典式风格的大型建筑,揉合了古罗马巨柱式建筑与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钟楼建筑风格于一体,气势雄伟壮观。上海邮政大楼是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早期的邮政大楼。19899月,这幢楼被上海市政府确认为优秀近代建筑,成为上海市仅有的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此幢建筑已多次在邮品上展现了风采,在19361010日发行的《中华邮政开办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中,面值25分的邮票图案就是“上海邮政大楼”;1987年发行的YP.4《上海》(10-10)“上海苏州河”,图案上苏州河畔耸立着上海邮政大楼;200510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上海邮政总局旧址》普通邮资片1枚,再次展现了位于上海苏州河畔的上海邮政大楼。   

 

民国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可谓:朝代可以更迭,建筑艺术永存。民国时期留下的邮政建筑物,尽管成为历史的遗迹,但人们在邮票中品味它们、在现实中找寻它们时,依然能感悟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开封:回归收藏文化之都
下一篇:翡翠究竟藏“新”还是藏“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