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估价达7000万,原本是北京某秋季拍卖会最大亮点的四大国宝级文物,近日遭遇撤拍风波。几天前,北京市文物局下令禁止上拍。

春秋四羊青铜方壶

战国九镶带钩
“光武帝刘秀御用漆器”--彩绘云气纹贴金漆耳杯。

东汉彩绘漆簋
这四大国宝分别是春秋四羊青铜方壶,战国九镶带钩以及两件东汉皇室御用漆器。这四件国宝10月中旬在北京一经亮相,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月15日,拍卖会预展首日,记者来到预展现场,发现此四件文物已经被藏在会场中的一个封闭小屋里,不能与买家见面。记者随后采访了拍卖会主办方负责人,她证实的确遭遇撤拍事件。
据悉,北京市文物局并没有详细公布禁拍理由,不过有拍卖界人士透露,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禁拍的原因可能是与国家对古文物的拍卖政策相违背。

圆明园文物不应被拍卖
昨天下午,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宗天亮在电话中表示,将马上与拍卖公司联系,核实所拍门环是否属于圆明园文物,然后将向文物部门申请,协商文物的归属问题。
宗天亮表示,圆明园一直都不主张拍卖文物,因为拍卖的价格并不完全代表文物本身的价值,而仅仅是一种商业价格或商业炒作。
“圆明园的文物不应该进入商业拍卖体系。圆明园的文物记录了历史,让这些文物回归原地,才有意义。”宗天亮说。
四件“海归”文物分别是春秋四羊铜方壶、战国九镶带钩、东汉彩绘漆簋和东汉贴金漆耳杯。其中漆簋和耳杯的圈足内有朱隶“内宫”二字,足外有一圈12字朱隶铭文“十五年内官赐器府义工秉造”。而战国九镶带钩则因有5块纯金螭龙和4块古和田玉镶嵌而得名,其大而美为海峡两岸的故宫收藏所罕见。
何鸿燊先生斥6910万港元,将圆明园马首铜像购回,无偿捐赠给国家。何鸿燊先生的这一举动,引发全国关注。
马首铜像的“回归”,俨然被演绎成了一次“文物回归事件”。然而,在这个单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整个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