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八思巴文通宝钱

[日期:2007-11-04]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陈阿泉 [字体: ]
 元代,是由蒙古贵族入主中原而建立起来的王朝,初年曾禁用铜钱,行使纸币。直至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之后,才开始恢复铸币,至大三年先后铸有汉文“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小平、折二钱,汉文“大元通宝”小平、当十钱,以及蒙古八思巴文“大元通宝”(见图)当十钱。其中以蒙古八思巴文“大元通宝”钱最具特色,是原汁原味的“土特产”。
    该钱直径4.1厘米,厚0.32厘米,重21克,每枚当小平钱十文。读法顺序是上、下、左、右,与一般古钱读法不同。此钱“大元通宝”四字系蒙古八思巴文,这是由西藏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用古藏文增损变形而创制的一种蒙古新字,属于拼音文字。1269年由忽必烈下诏颁行天下,成为元代的法定文字,与汉字及其他各种文字并用。
    由于年久湮没,蒙古八思巴文“大元通宝”钱今存世不多。在我国琳琅满目的古钱币中,八思巴文钱币算得上有史料记载的少数民族钱文古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杭湖滨街道首发邻居节邮票 方寸之间邻里情深
下一篇:“和合二仙”诠释和谐美德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