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电影明星往往会成为观者的偶像,并拥有无数崇拜者,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粉丝”。尽管现在电影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但老电影海报却成了“粉丝”们的精神寄托。据笔者观察,老电影海报之所以魅力无穷,除了它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存量十分稀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大家知道,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艺术大师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了。这一百年大致可以划分四个阶段。一是民国时期,距今至少半个世纪以上,这类老电影海报目前市场上根本看不到。据说原来电影资料馆还存有一些,但在文革时,中央某领导指使将所存三四十年代的老电影海报全部销毁。因此,能将民国时期的老海报保存至今的,实属凤毛麟角。前几年,我在中央电视台做一档海报节目,看到过一张1934年发行的《再生花》海报。据资料馆同志介绍,这是中国目前所存的最早的海报。实陈上,在《再生花》之前,各制片公司还拍摄了许多影片,可惜,这些影片的海报已无从寻觅。从中也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老海报已相当珍贵。而五六十年代发行的电影海报,市场存量也十分有限,有的至今未见海报图片,有的只见图片,不见实物,有的存量在10张左右,还有的存量在数十张。
文革期间,发行的海报数量较大,一般每个品种以百论,个别品种的存量接近五六十年代。至于80年代以后发行的海报存量较大,一般每个品种存量有上千。个别品种存量以百论。即使80年代数量较多,但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日益增长的电影海报收藏群体,显然又是杯水车薪。
笔者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关注五六十年代发行的中外电影海报(外国的为译制片),因为这类老电影海报存量稀少,藏家往往可遇不可求,有时在市场上亮相,你若抓不住,就可能永远与你失之交臂。
前不久,江苏徐州有一位藏友走南闯北、不辞辛苦寻觅老海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在沪上一位连环画藏友家里花了2600元收购了1950年发行的一开《翠岗红旗》。之前,笔者之前还未听说私人藏家谁有,他得到此作后,将这一喜讯告诉我,我告诉他这次捡了一个大漏,结果他欣喜了好一阵子,准备上北京到荣宝斋去装裱一下,这样更有利于观赏和保存。
也许,不少藏家会问,究竟哪些老电影海报存量稀少?根据笔者研究,这些品种主要集中在建国初期至60年代初,如《桥》、《南征北战》、《白毛女》、《中华儿女》、《翠岗红旗》、《智取华山》、《钢铁战士》、《平原游击队》、《内蒙人民的胜利》、《葡萄熟了的时候》、《在前进的道路上》、《春天来了》、《渡江侦察记》、《新儿女英雄传》、《洪湖赤卫队》、《吕梁英雄》、《民主英雄进行曲》、《梅兰芳舞台艺术》、《梁山伯与祝英台》、《胜利重逢》等等。以上影片大多是家喻户晓,且都有大明星主演,如田华主演的《白毛女》、张伐、于兰主演的《翠岗红旗》、孙道临主演的《渡江侦察记》、梅兰芳主演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等,他们都拥有无数的“粉丝”,有的会不惜巨资予以收购,由于人多物少,价格自然会被炒上去,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稀有的海报将一路看涨,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