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1952年加入国际乒联,1953年第一次参加第2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和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等抗衡的乒乓大国。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我国北京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国际大型赛事,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在当时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在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顺利将比赛场地北京工人体育馆建成。
我国邮政部门也很重视这届大赛,在1961年初就拿出了设计方案14套,经国家体委宣传司审核,选择了一些方案,并明确提出“希望能够有我们自己的风格和色彩”在这样的要求之下,设计者从形式和内容重新构思,最终获得通过发行。编号为纪86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小全张是新中国第一枚四色影写版小型(全)张也是世界首枚乒乓球小全张。
纪86小全张将一套4枚的邮票组合成“田”字,邮票第一枚“会徽和迎春花”,面值8分,是当时外埠平信邮资;第二枚“天坛和球拍”,面值10分,是当时国内航空信函邮资;第三枚“比赛”,面值20分,是当时外埠挂号信函邮资;第四枚为新建的“北京工人体育馆”,面值22分,是当时国际信函邮资。邮票以艺术语言告诉人们:26届世乒赛的举办城市、比赛时间和场地。这套反映体育竞赛的邮票,其画面却以“静”为主旋律表述主题。即使以“比赛”为图的第三枚,设计家吴建坤也将其做出“动中有静”的描绘。
小全张设计者为卢天骄,她利用连票的美学特征,在小全张的设计上融进了自己的艺术思考,使其形成一个新的审美层面。小全张上边纸置“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一行字,设计家将其排成横向弧形,下边纸饰单线勾勒天坛。四枚邮票图案上下饰以唐草纹样,天坛上空犹如飘动着一朵祥云。这套邮票是我国第一次使用50x16毫米的票幅,票型纤细精致,与所表现的对象形状相近,而小全张白色边饰,创造出一种素洁、淡雅之美,增加了空间延伸感。集邮家王泰来先生说,乍一看小全张整体画面似乎平淡无舒,仔细品味,才被设计家的思路引人深层的美学境他。如果沿着每枚邮票主图的上部画一条连线,就会发现4枚邮票的主图连线均为弧度近似的4条弧线。下边纸的天坛图案连线亦为弧形,上连纸的一排文字,已被设计家着意设计成弧形排列。这样小全张上的图文构成了“若隐若现”和谐的曲线布局。小全张的邮票画面和边纸图文组合,经过设计家的“再加工”,产生了单枚邮票所不具备的“群体美”的升华。
小全张构图新颖,造型别致,色泽鲜艳,印刷上乘。《中国邮票史》第7卷把这套邮票作为设计中国风格创新与追求完美的典型,说是在中国“双百”方针贯彻卜,我国邮票设计艺术家遵循邮票艺术规律,不断创新而设计的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