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张尧成
2003年1月,河南省鲁山县第二高中旧校舍改建中,出土宋金时期窖藏钱币约2500千克。在整理该批钱币时,笔者意外发现一枚罕见的宋代招财祈福花钱。
该花钱直径2.48、穿径0.68、厚0.1厘米,重2.9克(见图)。一面上下文字为“阡万”,左图为摇钱树,右图为满罐谷物,钱面可释为钱足物丰。也可将左图视为长戟,右图视为花瓶,取其谐音,表示吉庆平安。另一面上下文字为“遂心”,左图为弯月,右图为光芒四射的太阳,钱背可释为天天遂心如意。
该花钱从制作风格、铜质等方面来看,应为宋金时期所铸。若从面背文字、图案等分析,与五代时期“千秋万岁”钱币相仿。五代幽州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曾铸有镇库性质面文为“千秋万岁”的大型钱币,且背面为“十、万”文字,左右为“日、月”图案;亦铸有比这枚花钱略大、直径3厘米左右、面背分别为“千秋万岁”、“国太仁安”的旋读钱币。另外,辽代亦铸有旋读“千秋万岁”钱币,但多为光背,与该枚花钱制作风格不同。
花钱又称压胜钱或厌胜钱,始铸于汉代,其功能与现代的纪念币、纪念章相近。民间因传说,持有花钱可增福添寿,保佑人畜平安,或能镇压邪魔、鬼怪,保佑屋宅稳固,故历代皆大量铸造花钱,至今仍传世甚多。然而市面所见花钱,多为明、清时期遗物,宋金时期的花钱较少,且缺乏明确纪年或出土资料。查找国内出土量较大的宋金窖藏钱币,还没有发现该种“日月遂心”花钱的出土记录。
鲁山县二高窖藏钱币中的这枚花钱,其深藏在大量宋金时期流通钱币之中,且图案精美,制作精良,实为少见。这种文字及图案的花钱,在《中国花钱》、《古钱大辞典》中也难觅其形。这枚“日月遂心”花钱的发现,为研究宋金时期花钱,特别是研究当时的民间文化以及铸造、雕刻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该花钱直径2.48、穿径0.68、厚0.1厘米,重2.9克(见图)。一面上下文字为“阡万”,左图为摇钱树,右图为满罐谷物,钱面可释为钱足物丰。也可将左图视为长戟,右图视为花瓶,取其谐音,表示吉庆平安。另一面上下文字为“遂心”,左图为弯月,右图为光芒四射的太阳,钱背可释为天天遂心如意。
该花钱从制作风格、铜质等方面来看,应为宋金时期所铸。若从面背文字、图案等分析,与五代时期“千秋万岁”钱币相仿。五代幽州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曾铸有镇库性质面文为“千秋万岁”的大型钱币,且背面为“十、万”文字,左右为“日、月”图案;亦铸有比这枚花钱略大、直径3厘米左右、面背分别为“千秋万岁”、“国太仁安”的旋读钱币。另外,辽代亦铸有旋读“千秋万岁”钱币,但多为光背,与该枚花钱制作风格不同。
花钱又称压胜钱或厌胜钱,始铸于汉代,其功能与现代的纪念币、纪念章相近。民间因传说,持有花钱可增福添寿,保佑人畜平安,或能镇压邪魔、鬼怪,保佑屋宅稳固,故历代皆大量铸造花钱,至今仍传世甚多。然而市面所见花钱,多为明、清时期遗物,宋金时期的花钱较少,且缺乏明确纪年或出土资料。查找国内出土量较大的宋金窖藏钱币,还没有发现该种“日月遂心”花钱的出土记录。
鲁山县二高窖藏钱币中的这枚花钱,其深藏在大量宋金时期流通钱币之中,且图案精美,制作精良,实为少见。这种文字及图案的花钱,在《中国花钱》、《古钱大辞典》中也难觅其形。这枚“日月遂心”花钱的发现,为研究宋金时期花钱,特别是研究当时的民间文化以及铸造、雕刻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