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建国后发行的上万张邮票 赵依伯都拿来展出

[日期:2007-10-10] 来源:东南快报  作者:孔丽 [字体: ]
   这是新民社区居委会举办的一场家庭集邮展,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的改革变迁

    “十一”黄金周,新民社区居委会在西湖公园停车场附近,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家庭集邮展,居民赵珍祥依伯贡献最大,义务展出了他收藏的建国以后发行的上万张邮票,从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第一套“纪”字头邮票,到今年市面上流行的普通邮票,一张不落,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分门别类,观者一目了然,社区主任说:“它们像一幅历史长卷,让大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的改革变迁。”

    今年78岁的赵依伯,有60多年的集邮史。16岁那年,他偶尔收到朋友的一封信,看上面的邮票很漂亮,就萌发了集邮的念头,刚开始在福州的南街邮电局排队买,后来发展到从周围的人那里淘、寄信到全国各地邮局买等,几十年来,他收集的邮票有几万张,都仔细用收藏夹粘好,装满了两个铁皮柜。

    集邮是一种很好的理财方式,其中全新的邮票比盖戳的价值要翻4-5倍,解放前后面值一分两分的邮票,现在都是几百到几万不等的价格,赵依伯收藏的最早的邮票,是1909年宣统元年发行的宣统纪念票,上面印着天坛的图案,两边写着大清邮政、宣统元年的字样,这是他前几年从福州文化宫的邮市上面淘来的。1962年8月8日发行的共16枚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当时面值1.52元,现在一套全新的邮票估价大约在23000元左右。

    邮票上的内容大到国际大事,小到猴子的形态,一应俱全。为了发扬邮票文化,赵依伯联合一些集邮爱好者,隔一段时间就把邮票拿出来展出一下,集邮可以增加文化知识,开阔眼界。

    有几十年集邮史的他通晓每个邮票包含的故事,还自己到许多小学去做集邮学问的演讲,最近的一次是在10月11日,他打算在市老干局给小朋友们做一次集邮知识问答,欢迎有集邮爱好的小朋友踊跃参加。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魅力洛阳》系列贺卡发行
下一篇:伯格曼生前影像被制邮票 瑞典将纪念大师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