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惊天“赌石”:160万买来废石头还是和田玉?

[日期:2007-09-28] 来源:中央电视台  作者: [字体: ]

    主持人: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大家好,我是王凯。各位上眼,我这里有块石头,从外表上看,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是如果有人说这里边含有玉石,开价十几万卖给你,您买不买?反正我是不敢买!在安徽合肥,就有一个人,别人要卖给他一块这样的大石头,一米多长,重约一百公斤,开价160万。他买还是不买呢?

 

资料图片

    解说:关于这块石头的消息,是一个朋友从千里之外打电话告诉王世年的。

    王世年 安徽凤凰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说老王,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就是我们这里有一块玉,枣红皮,羊脂玉仔料,我问他多重,他说有90多公斤重。

    解说:羊脂玉是和田玉当中的极品,十几公斤就已经算是国宝级的了,90多公斤的羊脂玉,简直堪称世界奇迹!在王世年看来,这种天大的好事哪能轻易落到他的头上。

    王世年:

    因为它(被说得)太大了,太好了,我就难以置信。

    解说:本身就有些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再加上工作忙,王世年把这事很快忘在了脑后。没想到,半个月后,朋友的电话又来了。这次,人家可有点急了。

    王世年:他说你倒是来还是不来,他说你要是不来,我就准备告诉别人,出售给别人。

  主持人:

    这种天大的好事,朋友为什么偏偏非要找王世年?这位王世年,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在玉石界闯荡多年,被誉为“一眼准”,像这种石头,里边有没有玉,他看一看,就能分析个八九不离十。现在,朋友告诉王世年,有这样一块重90多公斤重、含有玉石的石头,开价是160万,如果真的有玉,那就等于捡了大便宜了。朋友的一番话,让王世年心动了。

    解说:于是王世年立刻带上助手,找了几个做玉的好友,驱车赶往河南,到了卖主的家里。

    王世年:他就是带到楼上去,从他家床下面拖出来一个麻包,麻包里面,拖出来一看,我当时就感觉到惊呆了。

    解说:把王世年惊呆了的其实是一块玉矿石,行话也叫毛料。毛料里可能有玉,也很可能没有玉。判断里边有没有玉,全凭买家的眼力和运气,这就叫做“赌石”。赌石,一直是玉石的传统交易方式之一。

    摆在王世年眼前的是一块长一米多,重达一百多公斤的毛料。

    王世年:作为一个做地质的、搞玉石这么多年的人,我觉得这一块玉,大概是中国唯一块最大的,枣红皮羊脂玉仔料,是不可多得,甚至是不可多见的一件宝物,我想把他购回来。

    解说:卖主开价160万,而且决不讲价!王世年几乎没有犹豫,一口就答应了。

    主持人:

    果断,真是果断!160万,一口就答应了。和他一起看玉石的朋友一看这架势,都替他捏把汗,纷纷劝他先别这么急。这可是毛料啊,还没看到玉石呢!在玉石行业有句话,叫“神仙难断寸玉”,神仙都难以断定石头里到底有没有玉,你王世年再厉害,也不至于把把都能拿得准吧。

    解说:王世年买石头也有失手的时候。那次他跟朋友一起吃饭,席间,新旧朋友觥筹交错,王世年喝了不少酒。酒过三巡,一位年轻人拿出了一块毛料,王世年一眼就看上了那块石头。

    王世年:我就觉得这样一块玉,大约两公斤多,这个单弄这个一条很白了……我心里想的非常理想的,把这边浆(石头)切掉,它做几个手把件,也要值不少钱。

    解说:随后,王世年找人把石头一切,才发现薄薄的玉石层里边包的全是普通石头,根本没有利用价值。

    王世年:一个是我喝过酒,喝过酒不应该做生意的,第二个来讲呢,我在喝过酒以后,我也就是有一种想占便宜的心里吧。

    解说:那一次王世年亏了两万块钱,虽说心痛后悔,但毕竟这样的损失还能够承受。而这次可是160万!和他一起来的几个朋友觉得他这次买石头有些冲动了,劝他坚决别碰这块石头。

    王世年的朋友:王总不能太自信,别人都不买。

    王世年:有人说,你疯了,你花这么多钱买这么个东西,我看不就是烂石头吗?

    主持人:

    大家说王世年疯了,也许说的没错。为什么?买毛料素来有“十买九输”的说法,你王世年谁的话都不听,看两眼就认定有玉,一点不回价就要买下这块大家都不看好的毛料,而且这16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这次一旦看走眼,160万那可就打了水漂。买还是不买?面对朋友的劝阻,王世年又怎么决定呢?

    解说:王世年曾经有上百次购买毛料的经历,连上那次酒后买玉,他仅失手过两次。这么高的命中率,他靠的可不是运气。王世年,1982年大学地质系研究生毕业,属于新中国第一届地质学硕士研究生。随后,他被公派到德国留学。归国后,一直从事地质矿产的科研工作。几年前,他辞职下海,创办了一个矿产科技公司。几十年来科研和实践,使王世年对各种石头的物理化学特征了如指掌,对玉石毛料的判断,也有着独到的眼光。

    王世年:从毛料的各种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就是一块和田玉……

    头头是道的分析和判断,有的朋友觉得王世年要买下这块160万的毛料,不仅仅是冲动。

    王世年的朋友:我相信王总的眼光。

    解说:很快,王世年和卖主达成了买卖协议,这钱一交,石头就属于王世年了。那么这块花了160万的毛料,到底是块一文不值的石头,还是里面藏着稀世宝玉,这就要靠切石刀说话了。

    主持人:

    到这儿,我得给您说说这切石是怎么回事。因为买家凭眼力和经验判断买来的毛料,里边到底有没有玉,谁也看不见,也没有科学仪器能够鉴定,按照行业惯例,要当众在石头上切一刀,切开一个窗口,看看里边有没有玉,也给买家和卖家一个交待。那么王世年花160万买的这块石料里边,到底能不能切出玉来?喝杯茶,去看段广告,咱们接着说。

    主持人:

    欢迎回来! 在玉石业流传着一句千年行话,叫做“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什么意思?说的是:买家靠眼力和运气买来一块玉石毛料,用刀切开,如果里边没有玉,那就花大钱买了一块烂石头;如果里面是上好玉石,那买家就赚了大钱。成功和失败、贫穷和富裕之间,就隔着一把薄薄的切石刀。担心一些买家心理承受不了,玉石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在切石头的时候,买家是不在现场观看的,但是王世年却坚持在现场观看。

    王世年:玉石的性格是外柔内刚、内敛坚强,做玉的人没有这种品格,没有处变不惊的品格,作为知识分子不相信自己的知识,那根本不是做玉人的性格。

    解说:有人说,买石料就是“穿过地狱的天堂”。那么这花了160万买来的石头,不知道给王世年准备的是地狱,还是天堂?

    王世年:我也怕出现万一,所以呢,他们在动锯子的时候,切刀的时候呢,我就做那个祈祷的状态 。

    解说: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刀光闪过之后,没有玉!废石头一块!

    王世年:我就在想,哎呀,我是不是太过分自信了,还真的就是,我是不是太自信了,过分了。

    主持人:

    一刀切出来的结果,让所有人瞪大了眼睛,没有看到玉的一点影子,看来这个王世年还真有些太过自信。王世年买这块石头的160万,一部分是借的,还有一部分,是他卖了两套房子得来的钱。这时候,如果王世年不再继续切下去,他可以低价出手卖掉,免得血本无归。低价出手吗?这要看他自己的感觉。

    王世年:买玉有一种感觉,对购买的欲望往往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有一种冲动。

    解说:王世年对这块石头的感觉,来自于他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那时妻子身患绝症,他带着妻子外出旅游散心,来到向往已久的新疆。在新疆,对石头有着特殊感觉的王世年,突然发现了一个维吾尔族农民脚下,摆着一块几十公斤重的大石头。对这块石头,曾经连续有两拨人对其嗤之以鼻。

    王世年:问他(们)为什么没买,他(们)说肯定是假的,他(们)说和田玉哪是这个样子。

    解说:但是王世年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块难得一见的和田玉仔料。

    王世年:一看就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个感觉。

    解说:心有灵犀的妻子鼓励王世年买下这块石头。于是他用8000元钱,又押上自己留学时买的一块瑞士手表,买下了那块石头。8000元,十几年前在一个家庭来说,那可不是个小数!王世年知道,这是妻子留给自己最后、也是最珍贵的礼物。

    王世年:她那么讲,喜欢,你就买下来,实际上她在讲这个话的时候,她在流泪。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也是最后的礼物。

    解说:妻子去世后,王世年将这块和田玉仔料一直珍藏在身边。睹物思人,每次看到这块玉石,心灵如玉的妻子,仿佛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后来,经过鉴定这块和田玉重达24公斤多,现在的价值至少有700万。

    主持人:

    王世年说看到这块近百公斤的毛料时的感觉,和在新疆第一次买的那块和田玉的感觉如出一辙。虽然第一刀没切出玉来,他还是相信这块近百公斤的大石头。于是,他又做出了一让大家吃惊的决定——再切一刀。再切一刀,能切出玉来吗?喝口水,去一下广告,咱们接着说。

    主持人:

    欢迎回来!故事说到玉石专家王世年,借贷、卖房筹措了160万买了一块石头,一刀切开,切开一看,没有玉石。按理说此时王世年还有机会挽回一部分损失,那就是把切了一刀的石头,转手低价卖出去。没想到他又作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再切一刀!

    王世年:没有切出来,我反思了一下,第一个是选的地方不对,位置不对,第二个像这种料子,皮可能比较厚,所以需要切第二刀,往下再切深一些。

    朋友:切了一刀,没有玉,还要再切一刀,简直是疯了。

    解说:朋友说王世年的胆子太大、太自信了,也太相信自己的运气。对朋友们的各种说法,王世年有自己的主见。

    王世年:我不认为我是在赌石,我是在鉴赏。赌跟鉴,它俩是一个本质的区别,赌石呢,就是说可能输的问题,不能把握,凭命运……鉴赏就是说,对这个事情有一个知识的界定,专业知识的界定,鉴别是真的,是假的。

    解说:对于自己专业知识的执着和信心,使得王世年对于每一块毛料,都决心去探个究竟。

    王世年:如果就是说,没有碰到南墙的时候,就开始回头了,没有见到黄河就开始心死了,那不是一个干事业人的,或者不是一个有个性人的,甚至不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主持人:

    对于玉石毛料的买卖,玉石行业还流传着一句话,叫“一个疯子在买,另一个疯子在卖,还有一个疯子在等待”。别人说王世年自信得发疯也好,发狂也好,反正他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一切到底。既然王世年一定要再切一刀,别人也没办法——那,就再切吧。

    解说:切石师傅根据王世年的建议,换了一个切割的角度,切石刀再次转动起来。

    解说:切石刀不断深入,众人的心也更加紧张……

    王世年:一个河南人叫小裴,他在边上看的时候,两个腿啊,就是这样的。这个人是应该是很有经验的人,而且是进这个行业的时间也至少有十几年,……看到他的两个腿,情不自禁的就抖动起来了。

    解说:王世年也开始紧张起来,不断地用抽烟来缓解紧张情绪。

    王世年画外音:开始是有一点紧张,说吧是那么说,毕竟是花了那么多钱。

    解说:即使切出玉来,玉石跟玉石也不一样,玉不好,王世年照样赔钱。那次酒后买玉,切出来的玉,不仅成色不好,而且太薄,其余全是普通的石头,根本不能用。王世年最担心的也是这个。

    王世年:千万不要出现是浆(石头)啊,或者是瑕疵啊,或者是颜色不对劲啊,千万不要出现这种事情。

    主持人:

    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在现场观战的王世年,外表轻松,其实内心并不轻松。买家不能在现场观看,这里还有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玉石买家,抵押了房子、餐馆,花了600万买下了一块石料。切石头的时候,他坚持要在现场看着切开。没想到石头“啪”一切开,一块烂石头。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就这么灰飞烟灭,这个人当时就精神失常。后来那个地方的人经常会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疯子,不断地用手比划着,嘴里喊着“切、切、切”。

    解说:一个小时过去了,切石刀终于停了下来……

    王世年:看到切的,出来雪白的,那个第一感觉就是兴奋,是非常兴奋的,就是说得到了一种验证,你的判断,你的鉴赏,最后被实践证明了,这个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解说:洁白的玉石出现了!上好的和田玉!

    王世年:支持我的人,甚至是怂恿我的人说,王总你要请客了,请客了。

    解说:洁白的玉石出现了!随后经过打磨,一块长一米,重达90多公斤的羊脂玉仔料出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切割出来的“窗口”,就能清晰地看到质地细腻、柔和、光洁如脂的羊脂玉,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极品,一直以来都是宫廷用玉。王世年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

    主持人:

    160万买下的石头,一瞬间真的变成了稀世珍宝。拿王世年自己的话来说,我不是靠赌,而是靠知识得来的玉,知识就是力量。得到了稀世珍宝的王世年名声更大了,在玉石圈内外,都知道了这件事。喜欢玉的人那是纷至沓来。

    解说:去年的一天,一位客人上门,无意中看到了这块玉,马上提出来要买走。

    王世年:他一看到这个东西,两眼发光,喜悦的一种表情都是掩饰不住的。

    王坦:他看到这块料子以后,当时就讲,这个在全国来讲,没看过这么好的玉料,这么大的玉料。

    王世年:他说你说吧,最低价多少钱能卖。

    解说:多少钱?王世年也不知道。他天生就对价格不敏感,他想先探探对方的口气。

    王世年:第一个张口的人啊,开价的人啊,总是输家,好像在生意场上都是这样。你讲一块钱,他最后能不能给你六毛钱甚至给你五毛钱。

    王坦:当时我让他估了一个价格,他说这个东西有一千多万。一般真正有人喜欢的时候,他就会收着一点说这个价格。

    王世年:后我就说了一下,我说大概要凭着感觉,大概最低不会低于两千万……他反过来说,那么你两千万倒是卖还是不卖?

    主持人:

    两千万!王世年随口一说,对方就当真了。从160万到2000万,涨了十多倍,这价格高还是低,其实王是年自己也不知道,前边说了,他天生对价格就不敏感。有一次王世年买了一块2.6公斤的和田玉,别人看到了,说“20万卖给我吧”。王世年架不住软磨硬泡,卖出去了。结果人家马上转手就卖了100万。那么这块90多公斤的羊脂玉,到底应该值多少钱呢?

    解说:为了了解玉石的价格行情,今年初,王世年到扬州、苏州等玉石加工集散地进行考察,他发现和田玉早已超过了30万元一公斤,羊脂玉的价格更是高得让他难以置信。其实他还不知道,新疆有人收藏的一块24公斤的羊脂玉,据说已经达到了6000万!这正应了那句话“黄金有价,玉无价。”

    目前,王世年正在整理自己的精品玉石,准备建设一个私人玉石博物馆,而那块90公斤的羊脂玉也将成为展品之一。

    同期:我听到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说他算来算去,一个人的人生大概有四百万够了,如果挣的再多,那就是为社会作出的奉献,把这个玉,作为建立一个玉石的博物馆,我觉得对后人留下的是一个文化遗产。

    解说:现在,王世年仅和田玉就有100多块,都是十多公斤以上的珍品;翡翠、红宝石等也多有收藏。在这些珍品中,包括这块90多公斤的羊脂玉,他最看重的还是妻子给他买的那块和田玉。在他看来,那块美玉就是妻子的化身。妻子心灵如玉,玉,因为有了人的情感而更显迷人。俗话说“恶人手中必无美玉。”也许是妻子面对美玉、面对财富时的那种善良和从容,影响了王世年,才让王世年在买玉石的时候,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自信,也才让他一次次拥有美玉。

    主持人:王世年说,和田玉吸引我们中国人的最大特点,是含蓄温润、内敛细腻,在淡定和含蓄中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在他看来,面对财富,从容淡定、品质如玉,这种做人的道理,是比那块90公斤的稀世羊脂玉,还要巨大的财富。这种财富,真正的让他享用一生,用之不尽。

 

    杭州出现赌石连环骗局 不少企业老总中招

    几个月前,打捞“南海一号”的消息传出后,杭州藏品市场上突然多了一批表面被咸水锈蚀得不成样子的瓷器,为了使买家相信这些瓷器是从“南海一号”所在水域打捞上来的,有些商家还煞有其事地展出打捞现场的照片。不少收藏者因此上当。

    最近玉石行情大涨,投资者纷纷把宝押在赌石(购买一块未知质地的玉石,剖开后才能得知真正价值)上,结果却是十赌九输。业内人士说,这同样很可能是上了别人的当。

    翡翠原石北京"开赌" 风险极大切莫盲目参与

    据介绍,“赌石”是依据石料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既然是“赌”,只有切割后才能见分晓,所以“赌石”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有的一夜暴富,有的倾家荡产。据北京市工商联收藏品行业商会副秘书长秦女士介绍,“赌石”虽然名赌,但却是一种多元文化。翡翠产自缅甸,其最大加工和消费国却是中国,因此“赌石”在国内也有许多追捧者。和以往需要一定财力才可参与不同,这次“赌石”最低无底价竞拍,也有千元起步竞拍的,一般百姓也能承受得起。

    惊天赌石:血泪浇铸一夜暴富的传奇

    赌石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能会血本无归。古往今来,也不知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赌石传奇故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老工人晒出35年来收藏的400张工资条(图)
下一篇:王刚:收藏界最好的主持人 主持人里最好藏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