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和上海月圆园联合举办的上海漫画邀请展,8月25日至29日在上海余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月圆园雕塑公园内的月湖美术馆举行。本次展出了上海、北京、天津、吉林、浙江等省市的漫画家新作55幅。其中出现了一幅以邮票为题材的集邮漫画。集邮、漫画都是上世纪初的西方舶来品,两者结合既是集邮界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成为独特的通俗美术载体。
1927年上海出版的中国早期经典集邮刊物《邮乘》杂志6月号,刊出了一幅猛虎从邮票中跃出企图咬人的图片,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集邮漫画作品。此后,集邮漫画开始散见于当时各类集邮报刊上,逐渐为集邮大众所认识、接受。20多年后,爱好美术,尤其对集邮漫画偏爱的四川自贡集邮学会会长张宇仲于1948年别出心裁地创办了一份以漫画形式来诠释邮坛诸般奇闻趣事的专业性杂志——《邮坛画刊》。
上世纪80年代,集邮活动在中国大陆复苏。恰在此时,曾多次来过中国、对中国事物了解很多的联郑德国著名漫画家海茵茨·梯恩1982年应邀请到北京周报工作,期间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的漫画,其中就不乏集邮漫画。1985年,海茵茨·梯恩选取自己原创的19幅有关中国集邮的漫画,由他的中国夫人马文慧编译,交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了《集邮漫画》一书。据说这是我国第一本有关集邮的漫画专集。近年来,集邮漫画在中国集邮界再度流行,涌现出河南刘七星、北京王九成等一大批作者,作品层出不穷,集邮漫画大赛、专题展览也遍地开花。老九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集邮幽默画的探索。他将邮票与漫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邮票原来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从而使主题焕然一新。
1992年,“老九集邮幽默画展”在北京举行。那一幅幅构思奇巧、邮趣横生的作品轰动了整个集邮界和漫画界,被誉为多彩艺苑的一株奇葩。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随即在当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国漫画家的集邮漫画集——《老九集邮幽默画》;1999年,《老九集邮幽默画》VCD作品专辑推出;2001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老九集邮幽默画新作《五环下的幽默:老九集邮幽默画》;2003年,南京火柴厂推出《老九集邮幽默画火花集》。和老九几乎同时投身集邮漫画创作、同为中国集邮漫画领军人物的河南刘七星,凭借在武汉楚天专题集邮研究会和《黄鹤集邮》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我国首次民间集邮漫画大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新千年“黄鹤杯”集邮漫画大赛上获得的一等奖,而名声鹊起。2000年12月,从刘七星20多年来先后为200多家集邮报刊创作的1000余幅集邮漫画中精选235幅集邮漫画编辑而成的《刘七星集邮漫画作品选》一书,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集邮、漫画在中国的发祥地皆为上海,两相结合亦源于沪上。对照中国已发行的两套(组)风筝专题邮票(原邮电部1980年5月10日发行的T50《风筝》、1987年4月1日发行的T115《风筝(第二组)》特种邮票),铭记均为“中国人民邮政”,唯T50一套4枚的图案都是硬膀型北京宫廷特色“沙燕”风筝,但它们的面值无一达到80分。国家邮政局以“中国邮政”铭记发行的风筝专题普通邮资信封、明信片各有一种:2002年5月5日发行的《龙头蜈蚣风筝》普通邮资信封和2005年4月15日发行的《放风筝》普通邮资明信片,后者邮资图里倒是有一只燕子风筝,然而面值是国际航空标准的4.50元。看来,《个性风筝》漫画属于“借邮发挥”的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