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一块奇石,远比读懂一篇深奥的古典文学,更具有吸引力。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前不久,偶然在一位奇石收藏爱好者杨先生家中见到一块形制特别的灵璧石,爱不释手。据杨先生告知,该石收藏时间甚久,可是它的名字,迟迟未定下来,有的说叫“天桥”,有的说叫“漓江情”,也有的说叫“枫桥夜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他征求我的意见,这块奇石,该取个什么名字比较贴切?我一时也是语塞,经过一番思考后,忽然联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该石是否可取名为“二十四桥明月夜”,既形象又浪漫,既贴切又富有诗意,一时大家都认同,就叫开了。
据考证,二十四桥,乃古代名胜,位于江苏江都县西门外(即今扬州),一说是桥名“二十四桥”,另说是指二十四座桥。不管怎样,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全唐诗》徐凝《忆扬州》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说明天下明月之分,扬州就占了二分,可见古时扬州的繁盛和风景独特的魅力。从这块灵璧石的天然造型不就生动而又形象地呈现出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自然景观吗?怎能不禁令人神往?
总之,灵璧石之所以珍贵,令人倾倒,主要特点是它聚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光华,集万物之风采,非人工所能为,是藏之不朽、历久弥新的立体画卷,其欣赏价值可想而知。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