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圆明园"竟成为商标 "马首"拍卖风波乍起

[日期:2007-09-06]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字体: ]

历经沧桑的马首铜像。(资料图片)

9月5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拍前预展上展示的圆明园国宝铜马首。

    一尊马首铜像,预拍卖价6000万港元,是为了吊起潜在华人买家的胃口,还是只会让中国失散文物的回家之路更加曲折。

    在世人视线中若隐若现了一个多世纪之后,圆明园失散珍贵文物马首铜像9月5日下午首度现身香港。

    在这次香港苏富比拍卖行2007秋季拍卖会的传媒预展上,这尊马首铜像露出它的庐山真颜。铜像的一双圆目格外引人关注,从中透露出的一丝温和与淡定,与它势将引发的激烈竞投及争议形成鲜明对比。

    预计成交价逾6000万港币

    苏富比拍卖行定于10月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名为“清宫遗珍”和“玲珑绮秀——私人收藏清代御制瓷器工艺珍品”的两场专题拍卖,拍品总数超过200件。其中最大焦点莫过于这尊马首铜像。

    在9月4日的电话采访中,苏富比拍卖行公关及市场推广部容灵芝小姐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拍卖行专家认为,此次马首铜像的预计成交价将超过6000万港元。这一数字甚至大幅超过了此前4尊回归青铜兽首的购价之和。

    马首铜像属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系列。当年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不同时刻,人称“水力钟”。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万园之园”圆明园惨遭涂炭,大量珍贵文物被毁掠,十二生肖铜像也身首异处,流失四方。

    其中,猴、牛、虎三尊铜首于2000年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从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以3000余万元拍回;猪首则于2003年由港澳知名人士何鸿燊重金购回,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珍藏。4件国宝级文物重新聚首,成为轰动一时的美谈。

    容灵芝向《国际先驱导报》表示,专家对马首铜像的成交价作出如此预期,首先是因为其工艺之精美颇难见于其他铜首;且相比于7年前3尊铜首的拍卖,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价格也水涨船高。

    她还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颇具经济实力的华人收藏家或买家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而他们恰恰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品的重要目标客户群。这也是马首预期成交价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已有华人买家表示兴趣

    马首最终花落谁家?这恐怕是今年秋季拍卖会的最大悬念。

    马首目前的拥有者来自台湾,但苏富比拍卖行没有透露其具体身份。据介绍,马首上一次现身拍卖会是在1989年,由一名台湾艺术品交易商从伦敦拍得。

    不过,苏富比拍卖行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告诉记者,他们了解圆明园失散文物一直是中国公众非常关注的敏感问题,并对马首最终能在各方努力之下“回家”持乐观态度,希望最后能出现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结果。

    他说,基于保密原则,苏富比拍卖行不能公开目前已经对马首表示出竞拍兴趣的买家的人数和身份。但“目前已有华人买家对这件拍卖品表示出浓厚兴趣”。

    “圆明园”竟成拍卖商标

    对于6000万港元如此高价,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峰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我们尊重拍卖公司的商业规则和艺术品收藏市场的运作机制,但必须强调的是,‘圆明园’绝对不能变成一个商标。一个有职业道德和文化良知的拍卖公司,不应拍卖历史上因战争抢掠、盗掘、盗凿而流失的文物。”

    谢辰生是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国宝工程”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他表示:“我最反对提文物价格了!一个铜马首,就6000万港元,开什么玩笑?该回归的要回归,但回归的渠道不一定是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1995年提出一个现代国际法原则,任何由于战争原因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这一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中国政府还于1996年签署《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并郑重声明“中国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利”。

    在2000年的拍卖会期间,中国有关部门曾正式要求佳得士和苏富比拍卖行停止拍卖圆明园被掠夺文物。但两家拍卖行均以履行专业职责和合约守则之故而继续进行拍卖会。保利艺术博物馆和北京市文物局则分别出资拍得了部分失散文物,包括猴、牛、虎三尊铜首。(记者 孙浩 发自香港)

    圆明园马首铜像将在港拍卖 估6000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将于10月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马首铜像,估价超过6000万港元,估计将吸引大批藏家的竞投。

    圆明园海晏堂御制十二生肖铜像目前已知尚存的遗珍中,虎、牛、猴、猪首铜像展贮于北京保利博物馆,兔及鼠首铜像存于一欧洲私人收藏中,剩下的马首铜像则被一位台湾藏家收藏,但这件马首铜像将出现在今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的大型秋拍清宫遗珍专场上。

    圆明园马首铜像拍卖估出“天价”遭质疑[图]

    [专业机构质疑]

    国宝价格为何越走越高

    2003年曾促成圆明园铜猪首回归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会,昨日对苏富比拍卖行拍卖铜马首一事表态认为,这是一次正常的商业交易,但其天价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

    基金会负责人牛宪锋说:“2000年铜牛首、铜猴首回归,保利集团一共花了1593万港元。后来仅铜虎首一件,就花了1544万港元。如今铜马首估价居然高到6000万港元。流失海外的国宝以公益方式回归,能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但明明知道是圆明园文物,竟还开出天价引人购买。”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最反对提文物价格了!一个铜马首,就6000万港元,开什么玩笑?该回归的要回归,但回归的渠道不一定是买!

    我不赞成这个事情,是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要用买的呢?”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古籍收藏什么 普查能否激荡古籍收藏
下一篇:小说中的收藏趣闻:中国当代玉市考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