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4亿块古瓷片 "瓷房子"是炫富还是展示古玩?(图)

[日期:2007-09-06] 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 [字体: ]

这是刚刚装饰完的“瓷房子”(1月22日摄)。

    一座法式洋楼,内外墙面披满四亿多块古瓷片、一万三千多件完整的古瓷器、三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吨天然水晶及玛瑙。这是近日在天津竣工开放的中国古瓷博物馆。它由当地收藏家张连志耗资数十亿元装备完成。不过,关于这座重金打造的“瓷房子”究竟是展示古玩文化还是炫耀财富,外界也莫衷一是。

    收藏家六年心血凝结

    9月3日,竣工后的“瓷房子”在天津盛大揭幕。记者在开幕式上领略了其不凡气势:以古瓷片贴的外墙面;以水晶玛瑙包裹外楼梯的扶手和门窗边框;用完整漂亮的古瓷盘拼装成花样图案装点房子的门廊顶部和局部外墙;房子的滴水檐和落水管上,则趴着三百多只民国年间的瓷猫枕用以守财;还有一条长768米、宽0.8米的巨型瓷龙从楼房的右侧盘旋而上,直冲楼房顶部构成瓷房子的英文名“CHINAHOUSE”。无论是瓷房子还是巨型瓷龙,两样均已打破世界纪录。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瓷房子原址是一座年久失修闲置十余年的法式建筑。天津著名收藏家张连志将其买下后,利用其多年的古瓷收藏将之改建成为如今的“瓷房子”。从创意到正式落成,其间凝结了张连志多年的收藏心血和6年的精心设计。展示分享为传承文明

    在“瓷房子”内部,每一面墙上都有由古瓷片拼贴而成的绘画和书法作品,而这些作品均为古人名作。张连志告诉记者:“我可以保证,这里的每一块古瓷片货真价实,如果有假就敲掉重贴。”

装修基本完工的“瓷房子”(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晔彪摄

    中国古来爱好收藏者,大多低调地将藏品供于暗室,独自珍藏把玩,而张连志不但将藏品公之于世,还格外铺张。有人认为,张连志此举是一种炫富行为。对此质疑声,张连志不以为意。“收藏家分两种。我确实和大多数藏家不一样。我认为,收藏品一旦藏于暗室,它的意义就失去了。”在张连志看来,中国的古玩藏品都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我们更应把这些珍品向世界展示,与他人分享,这样才能起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作用。”

    博物馆不能光有瓷器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出席了“瓷房子”的开幕典礼。他为这一收藏界的奇观题写了楼名,并赠予“瓷美楼奇”的题词。在总体肯定了瓷房子价值的前提下,他也对这一古瓷博物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冯骥才告诉记者,经过专家鉴定,“瓷房子”所用的瓷片和瓷器确实均为古瓷,但这些碎瓷和器物还没有达到能够进入国家博物馆的级别。“这些古瓷片单独陈列也许没什么大不了,但当它们以如此大的规模出现在世人面前,便震慑人心。”

    同时,冯骥才也以其艺术家的眼光为瓷房子挑刺。他认为,瓷房子在用瓷方面密度过大,“如果有适当的留白,可能会更符合我的审美。”他同时指出,作为一个古瓷博物馆,仅仅展示“瓷房子”和其内部展品还远远不够,“我建议在瓷房子内部,详细介绍我国造瓷的历史和各地窑址出产瓷品的价值特色。”

   

    收藏“毒瘾”:张连志与他的古瓷房子[图]

    站在这栋由他一手设计打造的瓷房子前,张连志会有一阵恍惚,他无法确定,这是他长久收藏“毒瘾”的疯狂宣泄,还是他为世人营造的奢侈梦想?抑或是在进行着的一场宏大历史叙事?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的这一件艺术收藏品华贵中隐藏着古拙,张扬的个人色彩中铺陈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古蕴。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大连市民家藏稀世古瓷 阳光照射显凤凰图
下一篇:古籍收藏什么 普查能否激荡古籍收藏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