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山西长子:村民挖沟挖出十万枚1.5吨古钱币

[日期:2007-08-28] 来源:山西青年报   作者:连永宁 [字体: ]
8月27日电 成千上万枚铜钱整齐地堆放在土坑里,经文物考古人员挖掘整理,截止8月24日下午已清理出约1.5吨方孔圆壁铜钱,这是8月23日在长子县丹朱镇前万户村发现的地下“钱柜”。

  铜钱土中“哗哗流出”

  8月24日上午,记者赶往长子县丹朱镇的前万户村。村民指引记者来到村北处一个地方,只见挖掘现场早已清理,但在填充了新土的坑里仍有村民和孩童在土堆乱刨,挖寻散落的铜钱。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铜钱是该村村民在这里挖埋水管的壕沟时发现的。在壕沟里,村民企图挖去松动的方砖,谁知刚搬开几块砖,一枚枚锈迹斑斑的铜钱便哗哗流出来。目前,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已经把铜钱全部清理完了。

  铜钱约有1.5吨重

  记者随即前往县文物局,文物局一位负责同志向记者简要介绍了一些情况:8月23日,接到情况后文物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往前万户村,在公安人员的协助下对现场进行控制,坑里除少量散落的铜钱被村民拿走,大部分被清理出来。这堆铜钱埋在地下一个不足2米深的大坑内,挖掘人员在清理开坑里的土层后,发现这堆铜钱呈长方形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坑里,周围用方砖垒砌,形成一个长1.5米、宽0.65米、高1米的长方体,粗略估算里面堆有约1500公斤的铜钱,足足有10万枚之多。

  县文物局苏局长说,在地下如此规模地堆放这么多的铜钱实属罕见,这在长治地区铜钱发掘史上尚属首次。尽管目前铜钱的具体枚数还没有清点出来,但已经全部入库保管,待钱币整理分类后上报有关部门。

  多数铸于北宋年间

  县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作了介绍说,出土的这些铜钱虽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是方孔圆壁铜钱,其中绝大多数铸于北宋年间。他让记者看了几枚铜钱,铜钱上铸有崇宁通宝、祥符通宝、政和通宝等字样,这些都是北宋前和北宋年间铸造的货币,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铜钱中直径最大的约3厘米,最小的约1厘米多点。另外,还发现有少量铜钱是唐代开元通宝和汉代五铢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这些铜钱的文物价值并不是太高,但其数量却相当惊人。更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是,这么多的铜钱是什么人、什么时间埋入这里的,这其中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待考古人员考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首批11枚《锦绣山西》特种纪念封发行
下一篇:收藏树化玉慎防被风化 三招可鉴别玉料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