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非物质遗产等五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1985年,我国加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5年7月1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2005年7月16日,澳门邮政为庆祝“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发行《澳门世界遗产》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区坤建设计,发行量27.5万套。小型张面值澳门币8元,纸质为防伪纤维纸,小型张尺寸138x90毫米,小型张邮票尺寸30X40毫米,齿孔度数14 x 13.25,柯式平版印刷。小型张邮票主图为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迹,是澳门的名胜,位于澳门大三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圣保禄教堂建成于1637年,揉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东方建筑的风格,中西合璧、雕刻精细,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单独是大三巴牌坊的造价,已达三万两银。因为它的形状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所以取名为“大三巴碑坊”。1835年1月26日黄昏,圣保罗教堂被大火烧毁,仅残存了现在的前壁部分。大三巴牌坊顶部逐层而下,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向下再分三层,每层的壁龛均藏有一个铜像,铜像是由澳门早年的制炮工厂铸造的。十字架下是一具鸽形铜像,据说是代表圣神,像的旁边围有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一刹那时光,铜鸽之下则是一尊耶稣圣婴雕像。
《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小型张是澳门邮政发行的第一枚“世界遗产”小型张,集合了世界遗产、雕塑、建筑、旅游、石、宗教、造型艺术、色彩等多种专题信息,故深受集邮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