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天圣元宝背后的故事

[日期:2007-08-26]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周泰宇 [字体: ]
   北宋仁宗皇帝铸天圣元宝之“天”字似是而非,即“天”字形似“夭”又似“灭”,因之可断该钱应为明道改元后以天禧通宝钱改范而铸,由于铸期短暂则显珍贵。
    该天圣钱径2.5厘米,其制作风格、轮廓大小,特别是内穿形状特征与“天禧”大祥钱如一模脱出,而与钱谱所载的各种大小版式“天圣”小平钱别具一格。
    史载,1022年宋真宗驾崩时,遗诏由皇太子赵祯即位,是为仁宗。赵祯时年13岁,还不懂政事,便由皇太后(明肃皇后)垂帘听政。其年号“天圣”,拆字作“二人圣”,意为两个圣人共同执政。
    然而,该钱文“天”之“夭”和“灭”的笔意,则透露出天圣年间火灾遭“天谴”的史实。史载,天圣十年(1032年),仁宗朝廷大内罹“火”,延烧八殿。人传,朝中以明肃皇后垂帘乱政,是女“夭”(妖)作怪,是为“天谴”,1033年便改元明道。
    “天圣”改“明道”年号后,皇太后仍不还政于仁宗。当时就有以年号“明”之“日”代表皇帝,“月”代表太后之说。因此,该暗藏玄机的“天圣”钱应为明道元年(皇太后死于明道二年)朝廷反对派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将“天禧通宝”钱改范而铸。但随着太后的驾崩,此钱不久也停铸了。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唐代钱币的六大变革
下一篇:《澳门世界遗产》小型张(中国集邮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