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专家:收藏之前细掂量

[日期:2007-08-26]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戴蔚成 [字体: ]

编 号: 738447    
摄影作者:   
文件名:dw7850.JPG  
文件大小:35K  
高 X 宽:450 X 337  
说明:dw7850.jpg

图为专家郑怀忠为市民鉴宝。

 本报讯 杂项多、书画少,赝品多、精品少。上周五,在市区天宁宾馆举行的金华民间古玩收藏品鉴定大会吸引了众多藏友前往咨询。尽管每鉴定一件藏品需200元的“诊断”费用,但渴望对自己藏品一明真相的藏友依然络绎不绝。不少被鉴定为“仿品”的收藏爱好者说,假东西害人,到现在还在涨“成本”。
 一手持“宣德炉”的中年男子说,自己买的这件“宝贝”当时价格为600元,今天因为参加鉴定,“身价”又涨了200元———200元鉴定费。“宣德炉的价格即便品相再次,价格也不可能只有数百元的。”专家提醒,如果买来的是廉价“宝贝”,还是不鉴定为好。因为这些物件十有八九是仿品,并且是低档仿品。如果说30年前还有捡漏的机会,而今的市场上,捡漏的机会几乎为零。
 此次由北京鸿骞文物鉴定中心组织的鉴宝会,主办方邀请了单国强、李知宴、郑怀忠等央视《鉴宝》栏目特邀鉴定专家,分书画、瓷器、杂项几个类别为藏友进行现场鉴定。虽然赝品不少,但还是有部分藏家拿出了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其中有一位藏家当场就做了5件藏品的鉴定证书。专家提醒,近年来收藏品市场逐步兴盛,但投资者在涉足收藏领域前,一定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千万别胡乱“砸钱”。
 记者发现,在鉴定现场,每位参加鉴宝的藏友,主办方都详细地记录了他们藏品的品种和尺寸,对某些藏品还专门进行摄像,并记录藏友的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据主办方有关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到金华摸一摸底,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向那些有“真东西”的藏家征集藏品并集中拍卖。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早期请苏联代印二套人民币 总额45亿
下一篇:唐代钱币的六大变革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