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玉器真假辨不出 价格看人喊

[日期:2007-08-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1600元真玉被称"不值钱"10元玻璃玉被赞"还不错"

  ●1600元的真玉

  "行家"集体断言:不值钱

  "收藏市场的水很深,别看那些行家,都不一定能分出真假。"近日,一位玉器爱好者拿出自己购买的两块真假玉器对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其中一块雕成财神状,呈乳白色的是玻璃制成的,成本价只要10块钱;另一块刻着佛头,色泽稍暗的玉佩则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籽料,进价就得1600元。

  昨日,记者带着两块玉找三个行家鉴别。

  在崇仁路收藏品市场入口处一玉器店老板接过玉来,煞有介事地翻看了半天后说,"这两块玉品质差不多,都算不上什么好玉,顶多值五六十元。"说完,老板拿出自己柜台里摆放的一块玉器,比划着说,"你看这块新疆和田玉的颜色、质地和细腻程度,这才是值钱的好玉。"

  隔壁的一家玉器店中年老板一番仔细观看后,得出的结论是"'佛头'比'财神'稍微值钱一点,但最多也就值百把块"。

  刚走两步,又一名中年男子从自己的玉器柜台前走了过来,在对两块玉器作过一番鉴别之后,男子说,"'财神'的品质还行,值个五六百。'佛头'成色不好,最多七八十块钱。"

  对于"行家"的鉴定结果,该爱好者哭笑不得。他告诉记者,收藏市场里卖玉的老板多数对玉并不十分了解,交易时多是漫天叫价,一般会贬低别人的玉价,抬高自己的玉价。但面对两块价值相差百倍以上的"玉",无法正确做出区分,"行家眼力确实不够"。

  ●看人报价

  同一玉器相差上千元

  同一件古玩,面对不同顾客时,老板会喊出不一样的价格,有时甚至相差一倍以上。徐东古玩城则出现这一现象。

  在古玩三馆一家玉器店内,记者假装看中了一款白色的玉镯。"这是比较好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做的,1500元"。老板称。记者假装懂行地应了句"材料很一般么",老板则说"想要的话还可以稍微便宜一点"。

  一个小时后另一记者再次找到该店,询问同样一个玉镯的价格,一边称"准备给女朋友买个玉镯"。老板稍一犹豫,开价3000元,并称"新疆和田玉籽料卖这个价钱已经很低了"。

  其他古玩店内同样存在见人报价的现象。记者在一家瓷器店询问一只高约30cm的瓷瓶价格。老板笑着说,"你真有眼光,这是一个清朝末年的清花瓷,真想要的话,给你个实价,5800元。"

  不久,另一记者来到该店,直接指着同一个瓷瓶问,"这个清花瓷怎么卖?"或许是老板觉得记者还比较懂行,只叫了4500元,说"这是最低价了,想要可以拿走"。

  有着多年玩玉经验的郭亮告诉记者,这种看人叫价的现象在玉器界甚至整个收藏市场都非常普遍。商家通常都会向顾客喊出一个比较高的价钱,来试探对方是否懂行。如果对方不还价或是还价不合理,商家会将产品吹嘘一番,并咬住价格不放,抓住机会多赚点;如果对方还价到位,商家则会适当降低价钱,选择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成交。来源:武汉晨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5万张门票预订一空 英国人成秦始皇"发烧友"
下一篇:《水浒》拍出6万元 连环画收藏渐成热点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