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黄春明 20万枚古钱币的拥有者

[日期:2007-08-20]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 [字体: ]
 得到一枚好钱币,黄春明总要兴奋好几天。这位做建材生意的成都商人自读中学以来,就对中国古钱币有着超乎常人的癖好。“流到我这里的古币可以斤计量,而流出去的则以个计算。”

  收藏这么多能带来什么呢?黄春明说,发现了它们的价值就很快乐,尤其是“捡漏”的感觉很爽!

  古钱币价值得到重估

  “这枚钱币我买成500元,但现在市场价已经达到5000元”“清币去年也涨了一番”“在拍卖会上拿到的这对‘花钱’(仅有花纹的非流通币)已被确认为孤品”……

  黄春明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藏队伍,以及人们对其的认识,2002年以来藏品市场上古钱币的价格便扶摇直上。比如市场上知名的王莽时期的“金错刀”币,2003年的价格约为5000元,而现在远远超过3万元。明清时期的金属币最近几年也升值了两三倍。

  不过,自上世纪80年代从事钱币收藏开始,黄春明奉行的原则就是:只进不出,从不转卖。

  “虽然不能赚钱,但能够发现它们的价值,以及让别人了解它们的价值是我最大的快乐。”爱上收藏后,到古玩市场去淘币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近几年他还专门到北京、广州等地参加古钱币拍卖会。“看到一些珍贵的古币流落地摊或不被人重视,我就心痛。”遇到这种情况,他总会出钱收购。而实际上,他却是“捡了漏”,占了大便宜。“当你发现的宝贝的价值最终被大众所认知时,那种感觉才叫爽!”

  买赝品学习古币知识

  “泉友”是古钱币爱好者对圈内人的一种称法。在成都泉友中,黄春明是个有分量的人物。20多年下来,他收藏的钱币数量已经有近20万枚,5000多种,几乎涵盖了中国历朝历代所发行的货币。部分藏品还长期被高校、博物馆借去展示。

  “钱币可以说是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期最先进的科技、文化和艺术水平。”黄春明认为,解读钱币的工艺和内涵是研究历史的最好方式。他在对古钱币的研究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还被不少博物馆聘为了顾问。在他的家里到处摆放的都是研究钱币方面的书籍,“我买书就花了好几万元。”

  在研究、收藏古代钱币过程中,他发现最近几年收藏市场上古代钱币赝品也开始大量出现。几年前,因为“捡漏”心切,他花了几万元买的古币居然全是假的。

  “要搞钱币收藏,不懂行是不行的。”痛定思痛,他开始潜心学习历史,学习钱币知识。为了能更加专业地鉴别古钱币,他甚至会出钱购买些赝品,“知己知彼方可不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秦立军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爱家收藏将举办大型岫玉展
下一篇:罕见战国云纹玉带惊艳选宝会(组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