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梵文延寿得福花钱

[日期:2007-08-18]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王纪民 [字体: ]
这是一枚梵文花钱。梵文是古印度的一种书面语言文字,在当时称为雅语,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大概在公元1世纪,梵文佛经已经大量出现,这些佛经有的写在树皮上、木片上,但大多数写在贝多罗叶上,故佛经也称贝叶经。公元1世纪至13世纪传入我国的大都是这类佛经。自东汉桓帝以后,我国先后译出梵文经典1600多部,6400多卷,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给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0多年来,佛教对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成为我国三大传统文化之一。
    但令人费解的是在花钱领域里,却是道教类题材一枝独秀,占了绝大多数,而佛教类题材则寥寥无几,梵文花钱更属凤毛麟角,寥若晨星了。
    笔者集藏一枚大型梵文花钱,外径6.9厘米、重61克,黄铜质,铜质精良,包浆黑漆古,老旧自然有光泽,地张平整,系清代川炉铸品。钱文一面为楷书直读“准提神咒”,一面为梵文咒语。楷书深峻刚健硬朗有神韵;梵文共26字,分列两轮,清晰流畅,实际上也起着一种图纹作用。
    据佛学辞书解说,“准提”为菩萨名,属六观音之一,称准提观音,被尊为佛母,意为清静,其形象为三目十八臂,为延寿护命之菩萨。
    准提神咒曾经历代多人翻译,而以明末清初藏译流传最广,其文曰:“娜么飒哆南三藐三勃陀俱胝南(归命七千万正等觉),怛女至他(即说),口奄,折隶主隶(党动起升),准提(美妙或清静),娑缚贺”。此咒总涉25部真言,为真言之母,神咒之王。除僧人外,一般信众亦多行持诵,在寺院外设准提堂,供奉准提观音像,不问在家出家,饮食酒肉,不论净秽,均可消灭十恶五逆之罪,增寿除疾,求子得福。当然这是属于一种宗教信仰活动,局外人毋庸非议。
    “咒”原作“祝”,指不能以言语说明的具有特殊灵力的秘密章句,在祈愿时唱诵,可用真言概括。密宗特别重视咒的作用,如六字大明咒:“口奄嘛呢叭咪口牛”,几乎随时随地为藏密所持诵。
    此梵文花钱使2000多年前的印度古文字得以留传下来,使我们有机会一睹梵文的真面目,也增长了知识。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北京奥运培训教材被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
下一篇:似曾相识的加拿大童子军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