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古玩艺术品市场长江发展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在重庆召开了第一次负责人会议。该“共同体”于今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古玩市场西湖峰会上倡导成立。本报及《中国收藏》杂志成为“共同体”惟一的特邀媒体。
本次会议上,“共同体”明确了成员对象,即长江流域沿线的各城市古玩城(市场),宗
说起成立“共同体”的原因,与会者一致认为,其与全国古玩市场发展的大背景相关。10年前,各地古玩市场还寥寥无几,如今,各路诸侯已是各据一方,相互对峙,烽烟四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一模式已不利于古玩市场的发展,只有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才能更具竞争力。上海、杭州、武汉……这些沿江城市,与其他地区的城市相比,有着许多共同性,如深厚的文化积淀——湘楚文化、吴越文化、巴山文化,如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购买能力。所以,在与会者看来,长江流域古玩市场的联动,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也有利于古玩收藏品的流通,使古玩商户互动起来,变无序的自发的经营为有序的有组织的经营,以此规范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增强了古玩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共同体”会议召开期间,其成立以来举办的首个大型收藏类活动,即第十届(重庆)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也同期举行。该博览会在三峡古玩城举行,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古玩业商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由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渝中区人民政府和重庆江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全国10多个古玩市场加盟。为期4天的博览会引来了成都、上海、杭州、武汉等地的500余家商户,每天人流量超过1万人次,总交易额超过4000万元。
据本次博览会负责人、重庆江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简勇刚介绍,由于重庆古玩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本土综合购买力相对较低等因素,相比国内其他发达地区而言,价格空间较大,对于外地藏友有很大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共同体”将于9月在湖北荆州古玩城举办第二次大型收藏类活动,即“全国第十六届票证文化展交流会”;2008年上半年,“共同体”还将在上海云洲古玩城举办第三次大型收藏类活动。(方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