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焦作一地图收藏者 收藏718张日军侵华地图

[日期:2007-07-05] 来源:江南都市报  作者: [字体: ]

图为工艺品店老板发现了冯双成遗失在店里的地图。

  图为冯双成指着一张标注有“昭和十二年十一月复制”字样的新乡县地图告诉记者,这张地图上的复制时间是公元一九三八年,足以证明日本侵略者进入焦作市的时间。 

  编者按 1937年7月7日夜,密集的枪声响彻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事隔整整70年了,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伤亡了3500万民众的中华民族来说,往事怎能如烟?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地图收藏者、曾亲身接触战事的风云变化并对此留下了永恒的印象的市民,寻访了当年惨遭日军绝杀的无人村,旨在还原历史,警示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核心提示

  一叠厚厚的地图遗落在工艺品店内,一个急切的报料电话让记者发现了“重要情况”——这些地图竟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时所用的军事地图。在这些地图当中一份与焦作相关的军事地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这份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年日军进攻焦作地区时的路线。记者通过与地图主人冯双成的对话,不仅了解了他与地图的故事,更了解到了一个普通焦作人的爱国情结。

  遗落物品

  惊现日军侵华铁证

  7月2日,本报热线接到一位市民来电,一顾客在他的工艺品店里落下一个文件夹,当他打开文件夹时发现里面是一叠厚厚的地图。记者赶到工艺品店,仔细辨认后发现这些全是日军侵华时使用的军事地图,一共21张。

  记者看到,这21张地图为五万分之一(尺)地图,均为我国一个个县域图,涉及我国的湖北、陕西、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在地图的右上方标有“部外密”字样。在每张地图的周边均清晰地标有:民国某某年、昭和某某年、北支那方面军参谋部制或第三野战测量队制。从年限上推断这些地图均是在1931年前绘制完成。

  据焦作市有关军事专家推断,这些地图多数由日本间谍或经日本收买的国民党人员秘密收集绘制完成,这是日军军事行动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从绘制时间来看,日军全面侵华蓄谋已久。

  新乡县、广武县、武陟县三图相成一体,正好成为一个品字形,而黄河铁桥(当时连接黄河南北岸的唯一桥梁)在地图中显得很突出。据测算,黄河铁桥在地图中是被故意放大了。这种意图显示了黄河铁桥的战略重要性。据史料记载,当年日军侵占新乡县、武陟县后,由于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淹没了广武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武陟县隔河相望)阻挡了日军南下,日军随即转变进攻方向,向西进攻焦作。

  道清铁路成为多张地图的主线

  在多张地图中,日军均把与道清铁路相关的地方进行重点标注。在新乡县地图中,不仅标注了该铁路为东西向,与南北向的铁路平汉铁路相交叉,而且在该铁路的西段标明了通往洛阳。在以后日军进攻焦作的战斗中,日军正是沿着道清铁路占领了焦作,并进而以焦作为跳板占领了洛阳。据史料记载,日军占领新乡县后,多次派出小股部队,沿着道清铁路进行试探性进攻,在确认国民党军队逃跑后,才沿着道清铁路一路占领了焦作。从日军绘制的武陟县地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武陟县的布庄、郭下、三原村等。据了解,当时这些地方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很小的村庄。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日军侵略战争准备之严密。

  寻访主人 718张日军侵华地图现身

  经记者多方联系,找到了地图的主人冯双成——焦作市一名地图收藏爱好者。在记者与他进行长时间的交谈中,他把所有收藏的日军侵华地图一一向记者进行了展示。经他统计,这些日军侵华地图一共有718张。

  记者从他收藏的地图中看到,多数地图中标注的县在日军侵华战争中被日军占领过,但没有被日军占领的陕西各县地图也被日军清晰地绘制出来。在日军绘制的282张陕西各县地图中,尤以瓦窑堡县地图最为突出。或许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曾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开始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因此地图在颜色上较其他一般为黑白为主的色调不同,中间有些地名用红黄颜色进行了标注。

  寻访专家 这些地图价值有多大

  昨日上午,记者与冯双成一道,拿着地图找相关部门进行识别鉴定。

  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记者首先来到焦作军分区进行采访。在有关领导的安排下,一位姓辛的军人接待了我们。经他与多名人员研究后认定:这些地图是区域地方地图,绘制得很精致,从地图绘制中可以看出,日本为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可谓煞费苦心。他还说,如此大量的地图很少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这些地图究竟与当年日军入侵焦作有多大联系?随后,记者又来到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咨询。该研究室负责《焦作百年文献》编辑工作的王斐文一看到这些地图,就惊叹:“这些地图我们这里都没有,很少见的。这些收藏可以弥补焦作市在侵华日军地图收藏方面的缺陷。”王斐文仔细地查看了后说,从这些地图所标注的年号来推算,地图都是在日本全面侵华前印制的地图,焦作是1938年2月份遭到日军入侵,至于当年日本军队是否使用该地图进入焦作,目前还无法考证。临走时,冯双成将其中的一张与焦作相关的日军侵华地图,即武陟县地图捐赠给了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

  重读冯双成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本报曾经对地图收藏爱好者冯双成进行过报道。这次他丢失地图,让记者再次感受到了他视地图如自己的生命。

  “这些地图丢了之后,我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冯双成告诉记者,自从他与地图结缘后,收集地图一直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说,只要遇到好的地图,宁肯少吃一顿饭,也会将地图买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冯双成下岗后,为了谋生,开了一个古玩店,妻子则在一家工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几百元钱。步入中年的他,上有七旬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初中的孩子。虽然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但他收集地图的爱好却一直没有改变,仅这一项支出就占自己所挣来钱的一大半。有一次,他买地图没有钱了,只好狠下心来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邮票都卖了,换了钱去买地图。时间长了,他买地图也有了技巧,那就是千方百计与收售旧书的贩子交朋友。如今,许多收售旧书的贩子都与他成了好朋友,遇到收来的地图,都会主动和他联系。

  几年下来,他收集的地图越来越多,目前他一共收藏了大约7000份。其中,他所收藏的日本侵华地图就有700多份。(郭树勋 朱传胜 翟鹏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文物回流 探析收藏市场“海归”藏品
下一篇:老版《红楼梦》连环画最少值13万元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