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农历丙午年(2026)越来越近了,很多邮友开始查阅资料,为制作生肖邮品着手准备。在制作生肖邮品时,最费心思的就是查找与生肖相关的邮政日戳了。我国幅员辽阔,生肖文化又深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与生肖相关的地名不胜枚举,包括山川河流、市井村庄、庙宇建筑的名字上都留有生肖的痕迹。如何准确选择更为适宜的生肖相关邮政日戳,并非易事。

丙午年是生肖马年,古城绍兴市区内就有带“马”的地名如马山、马弄、马鞍、马剑(诸暨)等等。从中国邮政公布的新邮图稿来看,两枚《丙午年》票图中,设计者为图案中的马匹分别设计了漂亮华丽的马鞍。笔者认为《丙午年》邮票的马鞍设计亮丽,在票图中十分醒目,《丙午年》生肖邮品采用“马鞍”为立意能制作出趣味别具、比较出彩的首日邮品,采用绍兴“马鞍”收寄日戳制作《丙午年》邮品,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绍兴的马鞍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北部,东临曹娥江,北接钱塘江,因山体形似马鞍而得名。据《嘉泰会稽志》记载,秦始皇时期有望气者凿山改形为马鞍状,唐代起便以“马鞍”作为地名沿用至今。马鞍山周边的马鞍镇寺桥村分布有马鞍古文化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凤凰墩古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年历史,是绍兴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之一,包括仙人山与凤凰墩两处遗址。马鞍古文化遗址反映了良渚文化向马桥文化发展的文化继承关系。所谓的“马桥文化”就是指以马桥遗址第四层为代表的一种以印纹陶为主的青铜时代文化。马桥遗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俞塘村,“马桥”为境内集镇名称,集镇旧有四座石桥,分布呈马状,故名马桥。由此可知,这个遗址与“马”的渊源不只表现在“马鞍”单一方面,还有深层文化元素“马桥”,内涵丰富。

说回绍兴马鞍镇,1989年仙人山、凤凰墩两处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显示,早在新石器时期该地已有人类活动。传说绍兴马鞍山(又名晾网山)为越民渔猎之地;清康熙时,居民渐集,成为沿海贸易中心;民国二十一年(1932)建马鞍东南镇、西北镇,民国三十五年建马鞍乡;1985年9月,马鞍镇为建制镇,1992年5月,新围镇、新二乡并入,此时的马鞍镇辖50个村、3个居民区,到了1993年已有11045户、35471人。
民国三年(1914),该地设邮寄代办所,为三等乙级邮局。1958年12月设邮电所,目前当地的邮政网点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邮政所。
除了绍兴柯桥区马鞍邮政所之外,在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重庆市也有名为“马鞍”的邮政营业网点,共计有10余家。
作者:王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