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方寸中的古今重阳

[日期:2025-11-03]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漆承修 龙洁 [字体: ]

2003-18《重阳节》邮票的3幅画面都以淡雅的图案为背景,将圆形的主景置于长方形邮票的中间,寓意年长者方方面面都圆圆满满,心想事成。票面整体图案为温润的黄绿色,营造出重阳节秋高气爽、黄花遍地、丰收喜悦的特有氛围。邮票里,古人或登高极目,或独坐品赏菊花,或小聚山亭畅饮,背景山水澹澹,笔意疏朗,满是古拙的清气。

我的指尖轻轻抚过那“80分”与“2元”的面值标记,心思却飘向了遥远的重阳源头。那登高的人,独立危石,衣袂被看不见的山风拂动。他望的是什么?或许不单是秋色烂漫,更是对天地辽阔的一次躬身礼拜,是对生命坎坷、易逝的一声深沉叹息。相传东汉时期,桓景听从道士费长房的建议,在那年九月九日携家人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成功避开了瘟疫。此后,登高逐渐演变为重阳节的固定习俗。唐代诗圣杜甫曾作《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借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插茱萸的仪式,在今日看来略显陌生,那一抹辛辣的香气,古人却深信能祛病消灾,这是农耕文明对自然最质朴的敬畏与祈愿。在古代,人们认为重阳节这一天阳气过盛、阴气萌动,佩戴茱萸可以驱走邪气、消灾解难,保护自身免受邪祟侵害,确保平安顺遂。于是,佩戴茱萸逐渐成为重阳节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堪称重阳登高怀亲的千古佳句。而古人赏菊的习俗,源于菊花象征长寿,且具有凌霜傲放、坚韧不屈的高尚品格;源于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陶渊明隐居爱菊,以诗酒菊为伴,后人效仿其风雅,将赏菊与宴饮结合,形成习俗。而亭中的宴饮,更是将节日的情绪推至高潮,酒香混合着菊香,在山水之间流淌,他们是在庆祝丰收,也是在礼赞生命。菊花在秋季盛开,古人认为饮用菊花酒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还可驱邪避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俗与重阳节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到了汉代,重阳节饮菊花酒逐渐成为固定习俗。陶渊明的《饮酒·其七》诗曰:“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诗人采摘带着露水的菊花浸酒,借酒消忧,抒发了超脱世俗、遗世独立的情怀,菊花酒成为诗人精神慰藉的象征。

这等风雅,曾几何时,在都市的喧嚣与步履匆匆间,淡得只剩一个模糊的影子,仿佛旧书画上一枚即将褪色的闲章。然而,风物终有信,文化自有根。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采桑子·重阳》词中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以革命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为黄花(菊花)赋予了壮烈而蓬勃的生命力,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弘扬。

近些年,笔者深切地感受到,那源于山野的自然秋风,再度被人们郑重地迎请了回来。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10年后,又专门发行了“老人”题材邮票,这并非简单的名称更迭,而是一种深邃的文明自觉。登高,不再仅是文人的雅兴,更被赋予了“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现代寓意。

那枝茱萸,已化作社区里志愿者为老人送上的一束康乃馨,或是一次体贴入微的健康体检。

全国各地举办的各式各样的盛大“菊展”,更是将人们爱菊赏菊的情愫,发挥到了极致;而山亭中的宴饮,也变成了街坊邻里的祝寿会,变成了儿女们无论如何也要赶回家中陪父母吃的那一顿晚饭。

党和政府所做的,是疏通了一条亘古的河流,让传统的活水,汩汩地流入现代生活的田园。让“敬老”不再停留于古籍的训诫,而成为一项项切实的政策与温暖的社会行动。其间的用心,何其良苦,又何其深远。它要守护的,不独是几个古老的习俗,更是这习俗背后那份对长者的敬爱、对家庭的珍视、对生命和谐的追求,这是中华文明血脉里最温厚的部分。

窗外,秋阳正好。我想象着,有多少人正携着父母的手,缓缓行走于山道;有多少家庭的窗户里,正飘出团圆饭的香气。那邮票上的古人,若回望今朝,大概也会颔首微笑吧!他们的风雅,并未消散,而是以一种更磅礴、更温暖的方式,在新时代的版图上,泼墨出一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盛世画卷。

这小小的邮票,方寸之间,承载的又何止邮资?它是一枚文化的印章,盖在时代的长卷上,见证着中国古老习俗的新生,也印刻着一个民族对自身根脉的深情回望与坚定传承。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漆承修 龙洁

编辑:高阳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金币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发布中国龙银质纪念币智能卡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