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道万竿成绿海,百寻涧底望高楼。剑池飞瀑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这是陈毅元帅游览莫干山后吟咏的诗句。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属天目山余脉,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因春秋时期干将、莫邪夫妇铸剑而得名。其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绿、凉“四优”著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被称为“世界近代建筑博物馆”,也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9月22日,中国邮政发行《莫干山》特种邮票,全套3枚邮票“剑池飞瀑”“群墅点翠”“旭光云海”展示了莫干山的3处经典景观。这套邮票由著名漆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程向军设计,这也是他继《秦岭》邮票之后创作的第二套方寸艺术作品。
此前,程向军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漆壁画多次被用在邮资票品上。2021年7月1日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个性化邮票,附票选用了他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创作的《长城颂》;2022年他为国家文化公园创作的《山河锦绣》组画中的长城、黄河,最近又被采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邮品封面及明信片上。

2024年年末,《莫干山》特种邮票被正式列入2025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后,程向军应邀设计该套邮票。今年2月,他到莫干山采风,收集了大量艺术素材。莫干山的自然景观和万国别墅群等人文风光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因忙于学校的教学工作,直到6月,他才开始动笔创作这套邮票。
他根据自己在现场写生考察时获得的认知与感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作。青山耸秀,清泉满谷,碧波竹海,一处处环境幽雅静谧的景观,莫不令他脑力洞开。

最初,程向军画了两套图稿方案,近景与远景不尽相同。考虑到画面之间的衔接与融合,最后的构图方案采用类似小型无人机航拍的角度,近瞻远观交融。画稿把从近到远和从远到近统一起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在构图上,程向军进行了大胆的构思,将3枚票放在一起,景区的绿水青山不断延展,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莫干山的竹海、山林、植被等自然环境,通过云气的渲染,从透视上让人感到自然。3幅图稿既是独立的画幅,连在一起又形成一幅完整的长卷。

第1枚“剑池飞瀑”,叙述了莫干山的古老传说。画面聚焦剑池瀑布自苍崖飞泻而下的刹那,与周边环绕的茂林翠柏、苍岩石壁共同讲述干将、莫邪铸剑的传奇故事。飞瀑如银、剑气如虹,激荡起亘古的回响,这既是造化钟神秀的自然杰作,更是莫干山厚重的历史根基。
第2枚“群墅点翠”,呈现了莫干山的建筑风貌。别墅是莫干山的一大标志,200余幢别墅形成蔚为壮观的建筑景观。同时,莫干山林木生长旺盛,其中分布最普遍、最具特色的是毛竹林,漫山遍野,构成罕见的竹海景观。程向军在邮票画面中将掩映在翠竹间风格各异的别墅尽收眼底,别墅群落依山就势,错落层叠,红瓦青砖与修竹劲松相映成趣。
第3枚“旭光云海”,描绘了莫干山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旭光台是莫干山赏日出的绝佳观景台,在此可将天地交辉的盛景一览无余。程向军在考察时,曾两次在凌晨3时去旭光台观日出,他将现场的体验与感受化为创作的源泉。邮票画面上远山如黛,云涛似海,万道金光为连绵的山峦披上锦袍,昭示着此刻的莫干山正以更辉煌的姿态拥抱崭新的未来。
芦花荡公园是莫干山最大的人工园林,也是山中最佳的“消夏湾”之一。因受邮票枚数限制,程教授便将这一景观画到了邮票小版张的边纸上,以丰富整套邮票的内容与景观。
据程教授介绍,这套邮票图稿的创作借鉴了大型公共壁画的创作经验,主要采用传统山水画平远和高远的构图方式,同时融合了西洋绘画冷暖、虚实和形态塑造的技法。例如,第3枚邮票“旭光云海”表现了日出东方的意境,但他没有对太阳进行刻板而符号化的描绘,而是从大众审美欣赏的角度去考虑,尽量使主题得以升华。他在创作中对色彩也动了脑筋,在以上基础上主要施以青绿色调。
程教授告诉笔者,《莫干山》图稿的创作持续了一个多月,邮票画面选取的几处景观,实际上比较分散,他在创作过程中对莫干山标志性建筑的地理位置和道路的前后关系作了些微调整。
7月初,画稿提交后,很顺利地通过了发行部门组织的评审。莫干山风景区管理局等单位也认为邮票画稿对莫干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把握得非常精准,反映出了莫干山在新时代的风貌与气象。
作者:危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