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浙江集邮》通讯员十五年情缘纪事

[日期:2025-09-24]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徐水根 [字体: ]

己丑年仲春,衢江两岸烟柳初笼。2009年3月20日,作为《浙江集邮》的忠实读者和通讯员,我亲历了浙江省集邮协会在衢州举办的优秀通讯员座谈会,闲时漫步水亭门畔。时值《浙江集邮》创刊四分之一个世纪,全省10余位集邮宣传骨干齐聚南孔圣地,共话方寸情缘。

3月20日午后,参加会议的代表陆续抵达古城。因省邮协此前尚未在衢州举办过大型活动,与会代表皆对这座千年古城充满好奇。我既是通讯员又是东道向导,携着南腔北调的同好漫游古城。自铺着千年车辙印的大南门拾级而上,远眺衢州新区的现代楼群与老城马头墙交相辉映;行至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百年前钱庄票号的门楣题字仍泛着墨香。黄昏时分,北门街飘来阵阵辛香,众人围坐小肆,以“三头一掌”佐三衢故事,辣味在舌尖绽放,乡情于席间交融。

翌日,《浙江集邮》优秀通讯员座谈会正式开幕,省邮协专职副秘书长范征南手持《浙江集邮》,细数刊物发展脉络。当颁发表彰通讯员的荣誉证书时,全场掌声如春潮涌起,还有特别的奖品,这份以个人肖像制作的生肖个性化邮票,不仅定格了当时意气风发的面容,更似一纸时光契约,见证着浙江集邮事业的薪火相传,我们衢州的严克昌、谢彪和我在列,还有汪海清、张运达、张建伟、朱炳荣、周星搓、应磊、张俊、徐联方。

图片

谁曾想到这次寻常的年度会议,竟成了我们生命轨迹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当年在座谈会上慷慨陈词的张建伟,如今仍笔耕不辍,每月都能在《中国集邮报》遇见他的严谨文字;杭州汪海清将毕生邮文整理付梓;最令人动容的是湖州张运达先生,年逾八旬仍在筹备全国农民邮展,每当说起乡镇集邮文化,眼中依然跳动着少年般的热忱。10多年光景里,参会者多在花甲古稀之年持续发光。

年过八旬的我走在水亭门,老城墙砖缝里的青苔更显苍翠。站在当年曾经和老友合影的台阶上,仿佛还能听见快门声里夹杂着的吴侬软语。衢州名点“三头一掌”的辣味仍在市井飘香,而那年共同举杯痛饮的豪情,早已化作年年相聚时珍藏的纪念封。

此去经年,唯有窗台前那枚泛黄的个性化邮票,在晨光中闪烁着温柔的微光。邮票上六十出头的我意气风发,身后是衢州古城斑驳的城墙——时光的齿孔将沧桑与希冀细细裁切,而我们仍在续写着未完的邮缘。

愿这份方寸之间的美好情谊,如南孔圣地的千年文脉,生生不息;愿那些镌刻着青春印记的邮戳,永远被珍藏在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徐水根

编辑:高阳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服贸会上的《只此青绿》
下一篇:《王家大院》普通邮资明信片9月27日发行 | 原地信息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