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今天的干支五行吉祥色是黄色和天青色。

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节气,白天能达到二十八九度、晚上只有十几度。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白天形成的湿热之气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结于草木,好像挂上了白色的珠子,所以称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道:“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节气意味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在古代,“鸿雁”指两种候鸟,大曰鸿,小曰雁;“玄鸟”即燕子。白露时节,大雁、燕子等候鸟要南飞避寒。“群鸟养羞”中,“羞”通“馐”,“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意思是鸟儿们此时开始储藏食物,准备过冬。

2018-21二十四节气(三)
(6-3)白露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发行日期:2018年8月7日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相传汉武帝为延年益寿,曾立一仙人承露盘,铜仙人手捧铜盘玉杯,恭敬地承接天上的露水。
“处暑高粱白露谷”,粮食蔬果的丰收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时令食材。白露时节,爱喝茶的人便会想到“白露茶”。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受到品茶爱好者的青睐。


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
唐·元稹
露霑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鬢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

2003-20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5-1) 草桥结拜
设计者:高云
发行日期:2003年10月18日
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据梁祝传说改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求学、婚恋的独特风尚,构成了庞大的梁祝文化系统。
想要欣赏更多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关注2025集邮日历《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