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笔者谨以个人收藏的抗战邮票为引,重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缅怀先烈、致敬历史。
1945年,是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一年。是年,历经14年浴血奋战,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本侵略者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胜利,不仅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更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伟大觉醒与重生。

在新中国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中,2015-20M《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小型张)》令笔者震撼。小型张前景采用潘鹤与梁明诚合作的纪念碑式群雕《大刀进行曲》,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民族呐喊定格为永恒。这座雕塑的灵感源自1937年7月创作的同名抗战歌曲,歌曲赞颂了国民革命军第29军“大刀队”刀斩日军、奋勇获胜的壮举,尽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血战到底的精神,其激昂旋律曾响彻大江南北,成为全民族抗战的精神号角。

在抗战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纪115(4-1)《毛主席在著作》便生动描绘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的场景。这枚邮票的原画取自何孔德1961年创作的同名油画,画家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了特殊历史时刻:在抗战初期面临挫折之际,毛泽东同志沉着冷静、高瞻远瞩,写下这部不朽的战略著作。文中不仅旗帜鲜明地批判了“亡国论”与“速胜论”,更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深邃洞察力,剖析出“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四大基本特点,清晰勾勒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抗战路线图,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了关键的思想指引与战略遵循。

在无数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同时,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亦同心同德、共御外侮,全民族团结一致的抗敌意志,正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新中国历年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既有周年纪念类邮票,也有展现战争阶段历程、重大战役事件、经典战术战法与英雄人物的专题邮票。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在邮票上留下了清晰印记——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联的殊死抗争

淞沪会战的浴血坚守

台儿庄大战的振奋胜利

八路军百团大战的破袭攻坚

平型关大捷的首战告捷

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征程

滇西抗战的血色荣光等,皆通过方寸画面得以呈现。
抗战题材邮票的票图多以人物为核心,既有真实可考的英雄个体,也有抽象刻画的英雄群像,以此凸显全民族抗战中的民族精神与英雄气概。例如1995-17(8-3)“百团大战”邮票,生动再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主图人物正是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中国邮政还专门为抗战英烈发行了人物邮票。

如展现杨靖宇、

左权、

彭雪枫、
方志敏、

叶挺等先烈形象的邮票,以此体现人民对他们的缅怀之情。对集邮爱好者而言,这类“抗战英雄”题材邮票不仅具有收藏价值,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它们既是抗战历史的真实缩影,更是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的艺术载体,每一枚邮票都如同一支火炬,传递着激励后人奋进的民族力量。

此外,“地道战”、“地雷战”等邮票,还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强敌时的智慧结晶:以灵活战术克敌制胜,既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也印证了“人民群众是决定抗战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中国邮政历年来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是对历史最郑重的铭记。它们内容翔实丰富、设计庄重精美,从战火纷飞的前线到稳固的抗日根据地,从奋勇杀敌的将士到来华支援的国际友人,多维度呈现了抗日战争的壮烈历程与抗战勇士的英雄风骨。这些邮票不仅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准,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教育意义。让我们透过方寸邮票,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那段烽火岁月,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