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近日发行《大兴安岭》特种邮票1套4枚。对从黑龙江走出来的知名画家殷会利来说,设计这套邮票有着特别的意义。
大兴安岭山脉为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山脉,也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它拥有保存完好的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十分典型的寒温带动植物群落,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兴安岭》特种邮票表现了大兴安岭区域的火山天池、湿地河流、原始森林、极光现象,展示了大兴安岭地区美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第1枚邮票“湿地”,表现了春季候鸟回归、杜鹃花盛开的湿地风光,展现了大兴安岭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枚邮票中,殷会利精心选择取景角度。湿地河流曲折蜿蜒,像一个草书的“龙”字,如果选择从上往下的鸟瞰视角,虽然能使“龙”字看上去比较突出和明显,但视角与其他3枚邮票不太统一。多次修改后,殷会利结合河流的基本形态与美学要求,选择了在平视基础上略加俯视的取景角度,既展现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和“龙”字结构,也与其他3枚邮票更加协调。
第2枚邮票“火山”,表现了火山形成的天池风光,展现了大兴安岭独特的地理环境。在数亿年间复杂的地壳运动中,大兴安岭火山自北向南形成了诺敏河火山群、柴河火山群、阿尔山火山群与达里诺尔火山群。这些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火山群,是中国大地上为数不多的活火山,以其辽阔雄伟的火山遗迹闻名于世。据殷会利介绍,邮票画面表现的是位于内蒙古境内的一处大兴安岭火山群天池,开始画的天池边缘形状特征不明显,后来根据图稿评审专家意见进行修改,以鲜明的地域特征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地的火山天池。

第3枚邮票“森林”,表现了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绚丽多彩的秋日景色。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这里山峦叠翠,林莽苍苍,是内蒙古平原、松嫩平原的天然屏障,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保障区域。殷会利的家乡鹤岗虽然不属于大兴安岭地区,但生态植被非常相近。他怀着对家乡的眷恋,深情创作了这枚邮票。

第4枚邮票“极光”,表现了享有“中国的北极”之称的漠河及其冬季绚丽的极光,展现了高纬度地区独特的天文现象。作为一种大自然的天文奇观,极光以极点为中心,呈带状、弧状、椭圆状或放射状,它没有固定的形态,颜色不尽相同,以绿、白、黄、蓝居多,偶尔会呈现艳丽的红紫色,曼妙多姿又神秘莫测。殷会利表示,这枚邮票修改较多,最初的图稿更多地从美学角度出发,渲染了其狂风暴雨般的“炸裂”效果。评审专家指出,这有些像北欧的极光,不太符合我国东北地区极光的特点。他又根据有关图片资料进行修改,将艺术美与科学性有机融合。

大兴安岭有着丰富的植物种类,为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4枚邮票内容有限,殷会利又在邮票版张边纸上,让大兴安岭地区的4种代表性珍稀动物驼鹿、狼獾、猞猁和紫貂展露“尊容”,并点缀了相应的植被,拓展延伸了邮票主题。边纸上的动植物资料均由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局提供。
殷会利接到《大兴安岭》邮票的设计邀请后,立即确定了以四季景色表现邮票主题的设计思路。初稿主要从艺术角度进行创作,采用电脑绘画方式,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大兴安岭的自然风光,体现了水粉画的质感。之后按照评审专家的建议,以科学性为主,兼顾艺术美,对图稿反复修改,直至最终定稿。
对于邮票上的票铭、面值的字体及版式风格的处理,殷会利也与邮票发行部门多次沟通。他在发行部门的建议下,在邮票右下角设计了装饰性山峦图形,为邮票增添了象征性和趣味性,也令整套邮票更加统一。
殷会利曾担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多年,自1990年涉足邮票设计以来,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辛勤耕耘方寸,至今已创作了22套邮票。他的邮票作品选题广泛,涵盖人物、动物、体育、民族、风光等多种题材,深受集邮者喜爱。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殷会利还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他认为,邮票设计是国家创作工程的一部分,让有才华的年轻人加盟,可以为邮票设计注入活力和蓬勃生机,也能给予年轻学子锻炼的机会。从2011年开始,他就有意识地引导优秀学生参与邮票设计工作。他的博士生韩璐是学设计专业的,此次作为助手,也参与了《大兴安岭》邮票的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