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载寒窗磨利剑,六月沙场试锋芒。2025年福建省中考于6月21日结束。在本年度的历史试题中出现了一道与集邮有关的选择题,题目展示了一枚贴华北区纪念邮票(1949年7月1日华北邮政总局发行)、由天津寄往北平的实寄封(见图),让考生根据实寄封上的局部放大图判断该枚实寄封产生的年份,4个备选答案分别为“A.1889年”“B.1919年”“C.1949年”“D.1979年”。

刚参加完中考的儿子在晚餐时便与我这个集邮者老爸眉飞色舞地讨论起了这道历史题。儿子说他选了答案“C”,依据是已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为1921年,邮票上印有“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八周年纪念”字样,两数相加是1949年,因此选“C”;而我的解题思路则是以销票邮戳上的日期为参考依据,“全点线式”邮戳上的年份为民国“卅八”年,民国从1911年开始纪年,加38得1949,故答案也是“C”。
虽然邮票在大众生活中的痕迹越来越淡,但它从未淡出教育工作者的视线。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历史文化,它还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符合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可以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有利于他们的全面成长。邮票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课程资源和教学工具,因其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等鲜明特色,而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屡次出现在各种试卷中。
中考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分之差就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好在这2分没有从儿子手中溜走,幸甚!
作者:曾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