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千里走单骑”小型张票图表现的情景发生在哪里?

[日期:2025-05-21]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 [字体: ]

中国邮政于1988年发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特种邮票1套4枚和小型张1枚,其中小型张为“千里走单骑”。邮票画面上,曹操的礼送、关羽的辞谢以及二位夫人急于上路的心情,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那么,邮票画面所表现的情景发生在哪儿呢?笔者试做一番探究。

图片

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这一回详细描述了关羽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心离开曹操,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一路斩将闯关,最终与刘备在古城相会的经过。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关羽的忠诚和勇敢,还通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突显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说到关羽“千里走单骑”,自然要说到“灞陵桥挑袍”,因为这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中两个紧密关联的情节,共同展现了关羽的忠勇与义举。灞陵桥挑袍一幕是关羽与曹操关系的转折点,标志着关羽彻底脱离曹操阵营,是关羽离开曹营开始千里走单骑的起点。没有灞陵桥挑袍的决绝,当然也就没有后面的千里走单骑和过五关斩六将了。在我国传统戏曲剧目中,《灞陵桥挑袍》通常也是《千里走单骑》之一折(幕)。

在河南省许昌市城西4公里处的灞陵河上就有一座灞陵桥。今年2月,笔者游览许昌,特意去灞陵桥一探究竟。灞陵桥景区位于许昌市魏都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灞陵桥原名八里桥,以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的历史故事而闻名。建安五年(200年)春,曹操征讨徐州,击败刘备。下邳之战降伏关羽。曹操敬重关羽,回许后,深器之,厚待之。羽深知新恩,但不忘旧主,护刘备二夫人,千里寻兄。操甚惜之,率群僚追至灞陵桥,希望能够留下关羽,并在此处赐袍赠金为其饯行。关羽怀疑曹操有诈,便立马桥头,用刀尖挑起曹操所赐的锦袍披挂身上,然后辞别曹操,长揖而去,开始了千里单骑、过关斩将的壮举。这一事件成为三国文化的重要节点,体现了关羽的忠义精神。桥旁现保存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为“关羽辞曹操书图”,也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块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说他视高官厚禄若粪土,褒他“情深义重垂千秋,士民争拜汉云长”。清道光年间傅梓之《许州记》载甄汝舟怀古诗云:“野水四堤浸柳条,道边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桥头现立有关羽横刀勒马塑像,塑像高达9米,远远望去,威武凛然。而在灞陵桥桥西,自古建有关庙,以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这一事件,这座许昌关帝庙也是全国与关羽真迹有关的八大关庙之一,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桥挑袍”与“千里走单骑”,虽然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但千百年来,关羽“封金挂印”“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却一直受到后世传颂。

“千里走单骑”小型张票图所绘情景想必应该是发生在《三国演义》中所说的灞陵桥了,可惜票图上并未给予表现。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余汉文
编辑:高阳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孙传哲诞辰110周年纪念研讨会暨《集邮》杂志创刊70周年宁波座谈会今天在浙江宁波孙传哲邮票艺术馆举办
下一篇:小满 | 晴日暖风生麦气 绿荫幽草胜花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